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邵顺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4):2168-216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时所引起的一种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难治之症.临床表现为痛经,伴发月经失调、不孕不育、盆腔结节或包块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改善大鼠胚泡着床障碍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对胚泡着床障碍大鼠胚泡着床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早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针刺组,观察各组大鼠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放免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4)及泌乳素(PRL)的水平;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着床点孕激素受体(PR)及泌乳素受体(PRLR)表达的差异。结果 针刺组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血清P4、PRL水平、PR、PRL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鼠胚泡着床,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大鼠体内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雷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3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伯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432-2433
雷凡诺尔100mg经羊膜腔内注射是传统的引产方法,98%在手术后36~48h能一次引产成功.但本方法疗程较长,产妇较为痛苦,同时给计划生育临床医师也带来了手术风险.如产程延长可造成宫缩乏力,使产后出血几率增大;产程延长还可导致经阴道或肛门检查的次数相对增多,造成产褥期感染的几率增大;产程延长使产妇的体力消耗过大,心理和生理的损害难以弥补.笔者2006年1月-2008年9月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雷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28-5029
子宫肌瘤是多发病,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我院对由于各种原因不接受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外孕协定方配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66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活血理气 ,消症散结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采用西药氨甲喋呤、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协定方 (丹参、赤芍、桃仁、三梭、莪术、乳香、没药等 )治疗异位妊娠 66例。结果 :有效 5 7例 ,有效率 86.4%。提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凿 ,宫外孕协定方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消症散结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9):80-80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无禁忌证,拒绝手术并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人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连续应用米非司治疗3—6个月,实验组连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6个月。治疗后观察两年治愈率,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以及月经的改变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两年治愈率为76%;实验组患者两年治愈率为9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6.32±0.46)mm,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为(1.75±0.26)mm,子宫内膜厚度变薄的情况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量较患病前减少、相当及略多的比例,对照组分别为58.8%、23.5%和7.6%;实验组分别为83.3%、11.1%和0.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米非司酮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酬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治疗组)和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1.4%,对照组成功率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在用药后5d即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于10d开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包括中药消癥汤口服、中药烫熨治疗、中药灌肠治疗等;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其肌瘤的大小.结果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总有效率71.4%,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多途径给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天花粉等促进米非司酮药物流产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天花粉等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均予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治疗组加服中药天花粉等,观察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月经恢复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流产后14d内HCG降至正常为93例,对照组为63例,两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天花粉等辅助米非司酮抗早孕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其机理可能与其对HCG值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温旭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37-23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对照组)60例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组6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周2次,动态观察其变化;定期B超监测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的变化,比较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6.67%,对照组为68.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3 d血β-HCG下降为(20.83±22.46)%,对照组为(0.67±33.40)%,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为(18.36±10.42)d,异位妊娠包块吸收的时间为(38.07±16.34)d,直肠子宫凹陷积液吸收时间为(10.58±5.13)d,月经恢复时间为(29.35±8.07)d,住院时间为(25.02±9.85)d,对照组分别为(2 8.24±10.98)d,(58.87±24.94)d,(18.06±6.78)d,(35.06±9.05)d,(34.12±12.03)d,差异均高度显著(P<0.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而改行手术治疗率分别为16.67%和84.62%。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