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3篇 |
完全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55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及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124例。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及膻中穴,进行中药贴敷,于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伏九天各3次,每次贴0.5-2h,连续贴3年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的哮喘患儿其发作次数减少。FVC、FEV1、PEF、FEF均升高;免疫球蛋白IgE降低,IgA、IgG升高;细胞因子IL-4降低,细胞因子IFN-γ升高。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调节机体免疫力,纠正TH1/TH2的比例失衡,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基础为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几个方面.通过药物的吸收作用、激发经气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穴位贴敷疗法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痛症的治疗.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冬病夏治天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酮替芬片,每次1mg,每日3次;局部用色甘酸钠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15天1个疗程,3个疗程后与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用自制中药方采用三伏天天灸法,取穴肺俞、风门、膏肓俞、大椎等为主,每年3次,3年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55.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天天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敏性鼻炎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现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采用中药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 相似文献
6.
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一般持续3~8周,有的患者可持续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们自2006年10月开始采用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感冒后咳嗽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5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白细胞介素-5(IL-5)的变化。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6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天血清IL-5。②于北京时间11点,分别测定26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天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5浓度明显下降,肺功能中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使IL-5浓度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已成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一个沉重的负担。祖国医学典籍中对本病早有记载,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亦臻完善,对哮喘病的防治,具有鲜明的专科专病特色。本病在中医内治、外治方面都有其肯定的疗效,尤其在哮喘的远期疗效方面有着西医治疗手段所不可企及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拔火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之人,常因反复感冒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COPD呈上升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2005-07-2007-08,我科采用拔火罐加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0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穴位贴敷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缓解期仅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戒烟、适当运动锻炼等;观察组2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外止咳贴"进行三伏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大椎、定喘、天突等。观察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随访记录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将2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减少,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IgA明显升高,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