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71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方法:用含60%蔗糖饲料诱导大鼠产生IR,对造模后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IR大鼠的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并与中医的痰浊,瘀血,内毒有密切的联系。痰浊证表现为血脂(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升高,糖化血清蛋白增多,瘀血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血液高粘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升高及血压变化,内毒证主要表现为葡萄糖毒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毒性及血清胰岛素升高。结论:IR大鼠模型具有痰浊,瘀血和内毒互结的中医证候,为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攻分型辨治脂肪肝七十六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对76例脂肪肝患者按肝气郁结型、痰湿困阻型、湿热内蕴型、瘀血阻络型、阴虚肝郁型辨治。结果:治愈17例,好转5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 相似文献
3.
4.
老年性痴呆与淤血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正> 老年性痴呆和老年前期精神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痴呆症状最为突出,病理改变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起病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者称为老年前期精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病瘀血与湿热病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对251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瘀血和湿热均与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P<0.05~0.001)。其中甘油三脂(TG)与湿热关系似更紧密,肾功能减退则似与瘀血只有关联;湿热与瘀血常相兼挟(P<0.05)。动物实验显示:肾病湿热模型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故认为湿热与瘀血胶结为患是肾小球疾病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6.
7.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饮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有日趋增多的倾向。我们就1985~1997年应用B超诊断脂肪肝100例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辨证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考。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符合B超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临床肝胆病杂志1991;7(3)∶...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医早已认识到智能损害与年龄有关,病位在脑,病机涉及髓海不足、脑气虚、肝郁、胃衰、血痰于内、肾水不升等,病理变化可见脑缩小。现代研究提示,精虚、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对智能有显著性影响;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中,肾精亏虚、痰浊阻窍与认知、记忆、颜色形状分类等功能受损显著相关,瘀血阻络与速度、视空间能力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热毒内盛与速度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其出现频率和平均积分均显著高于阿尔茨海默病(AD),肝阳上亢与VaD智力积分的关系相对较弱,而腑滞浊留仅在中度VaD出现频率增高,气血不足与VaD智能损害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对这些病机的科学性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瘀血生风”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瘀血生风的概念至今未能确立 ,是由于中医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所致。瘀血可导致内风 ,这在古代文献、现代临床、药物分类以及实验研究中均可得到证实。因此 ,应尽快建立瘀血生风的概念 ,以充实和完善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体系 ,为临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风病证提供理论依据。对瘀血生风的概念、瘀血生风与其他内风证的关系、瘀血生风的立论基础以及建立瘀血生风概念的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