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CRP、IL-6和TNF-α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机械通气(MV)时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V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日检测血清CRP、IL-6、TNF-α动态变化,统计和比较MV时间。结果42例VAP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较正常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清CRP、IL-6、TNF-α在治疗后5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第5日血清CRP、IL-6和TNF-α与MV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辅助VAP综合治疗中,通过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部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VAP治疗而缩短MV时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区组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1·d-1加入5%或10%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最大不超过10 mL,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L·kg-1·d-1加入5%或10%葡萄糖100~250 mL静脉点滴,每日2次,并根据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连用5 d。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利巴韦林10~15 mL·kg-1·d-1,每日2次,连用5 d。2组治疗5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情况。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具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2006年5月~2007年4月年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33例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等症.使用时间不长,但应用较广,逐渐出现其不良反应的报告.目前发现该药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疹、心及肾功能异常、高热等不良反应.本文就该药已被报道的及发生在我院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并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依据,减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与几种中药注射液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热清为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与其相近的中药制剂也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为了解各种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特将我院儿科2003年元月—2007年12月五年问因患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我科住院患儿应用中药制剂做一回顾性分析,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社区获得性肺炎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均治疗10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热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满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含量。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pH-不溶性微粒及抗生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科学组方,严格按照中药指纹图谱生产而成,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解热、祛痰镇咳等作用,自上市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疾病。现就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的稳定性及其与氨基糖苷类的配伍。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放置8 h内,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并比较配伍前、后pH的变化。模拟临床条件观察庆大霉素、异帕米星、依替米星与痰热清配伍后的情况。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5种输液配伍后,微粒数均有所增加。其中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和黄芩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痰热清注射液与氨基糖苷类配伍后均有可见物生成。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输液中应注意不溶性微粒。痰热清与氨基糖苷类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