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以泼尼松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临床缓解14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纽20例,临床缓解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oo%。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坏疽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中药外治、辨证内服和患肢动脉注射加常规(控制血糖、清创、抗感染和抗凝扩血管)]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坏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外洗外敷内服中药和局部注射中药针剂。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坏疽较常规治疗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沉、甲状腺功能、全身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全身症状、体征、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降低血沉水平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炽盛证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熙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ANA、抗ds-DNA、抗RNP、CIC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激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及正常人之间的蛋白质差异,寻找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相关蛋白及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荧光染色及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其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狼疮性肾炎患者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比较表达的差异点有5个,热毒炽盛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Ig mu chain C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H4;脾肾阳虚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角蛋白-10.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差异点有4个,狼疮性肾炎高表达的蛋白质是α1-抗胰蛋白酶和α1-抗糜蛋白酶,正常人高表达的是二硫键异构酶A6蛋白.结论: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有助于揭示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或作为其新的生物标记物,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意义;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提示,同一疾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蛋白质表达不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降酶汤治疗热毒炽盛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清肝降酶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下降,在HBeAg、HBV-DNA阴转率及病毒应答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肝降酶汤治疗热毒炽盛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和支持疗法的基础上,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7d。结果: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4%。结论: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肺合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的影响。方法:纳入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予清肺合剂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指标的变化,采用CT评价实体肿瘤大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为68.29%,高于对照组的4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NK、CD3~+、CD4~+和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的同时采用清肺合剂治疗晚期热毒炽盛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