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早衰(POF)系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FSH和LH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1%~3%,在闭经中约占2%~10%。本病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及低雌激素水平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和健康问题,且该人群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两倍。但其相关病因多而复杂,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因此,加强其病因和治疗手段的研究,可为提高患者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补肾生髓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补肾生髓法和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9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32例)口服补肾生髓汤,西药组(34例)口服倍美力(1粒/d)和安宫黄体酮(2.5mg/d),对照组(29例)不作特殊治疗;相隔半年,以肾虚证为主证观察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血钙、血磷、肝肾功能及骨密度(BMD),然后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中、西药组治疗后可有效地缓解肾虚证的各大主症,使肾虚证评分明显下降(P<0.01),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且组间比较,两种治疗对雌、孕激素的影响无差异,中、西药组治疗前后腰椎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均无变化,但对照组两次检测骨密度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补肾生髓汤和性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肾虚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补肾生髓汤具有植物雌、孕激素样作用,可以提高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故有雌、孕激素替代作用,还可避免周期性阴道出血、乳腺疼痛等副反应;补肾生髓汤和性激素替代治疗均不能有效提高骨密度,但可以阻断骨密度下降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和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雷公藤多甙片灌胃法制造大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在造模结束后用补肾调冲方不同剂量进行治疗;在造模的同时用补肾调冲方不同剂量进行预防;并用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进行比较;以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组织形态学检测作为观测指标;观察补肾调冲方的药效学作用和预防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表明,补肾调冲方对实验性卵巢早衰大鼠模型有性激素调节作用,可使雌二醇升高,对早衰的卵巢组织有恢复作用;可增加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数量,并使优势卵泡成熟化而促排卵;可增加黄体数量,使早衰的卵巢恢复正常.通过对补肾调冲方高、中、低3 个剂量组的药效学观察,发现低剂量组疗效最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有差别趋势.通过对补肾调冲方预防组高、中2个剂量组的药效学观察,提示在临床预防性腺损伤时,治疗用药和中药补肾调冲方同时应用可能防止性腺损伤. 相似文献
4.
柴桂解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柴桂解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其实用性。方法 将2 0 0 2年2月—2 0 0 4年4月在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2 30例分为3组:A组76例口服柴桂解郁汤治疗,B组80例采用激素替代治疗,C组6 4例口服维生素C安慰治疗。结果 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柴桂解郁汤可治疗各种原因尤其是自然绝经引起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坤泰胶囊治疗特发性卵巢早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治疗特发性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坤泰胶囊联合周期性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周期性激素替代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FSH和LH水平明显降低(P〈0.01),E2水平升高(P〈0.01);两组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坤泰胶囊可改善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6.
7.
中西医治疗不同激素水平少、弱精症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激素水平少、弱精症患者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从122例不同激素水平少、弱精症患者中筛选出40例低促性腺激素与82例正常促性腺激素患者。低促性腺激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各20例,治疗1组以促性腺激素(Gn)替代疗法治疗;治疗2组以加味五子衍宗丸(基本方:黄芪、菟丝子、续断、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桑椹、当归、五味子)治疗。正常促性腺激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各41例,对照1组以维生素E胶丸治疗;对照2组以加味五子衍宗丸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精液常规变化及配偶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低促性腺激素患者中治疗1组血清T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2组及正常促性腺激素患者中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后血清T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低促性腺激素患者中治疗1组、正常促性腺激素患者中对照2组精液常规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2组、对照1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配偶妊娠率治疗1组与治疗2组、对照2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少、弱精症治疗前应常规行性激素测定,低促性腺激素患者采用Gn替代疗法可获得显著疗效;而正常促性腺激素患者不必常规使用Gn替代疗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中医药治疗,常常收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辨证分型治疗卵巢早衰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卵巢早衰,效果良好,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1]相关标准:停经3月以上,年龄小于40岁,排除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其他可以导致停经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慌失眠、烦躁易怒、阴道干涩,且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大于40IU/L.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2003~2004年本院门诊,共40例,年龄27~39岁;闭经24例,停经6月以内3月以上,月经量少者16例;40例患者均已结婚生育,目前暂无生育要求.均为因患有子宫肌瘤、或乳房肿块、或对激素类药物有顾虑而不能或不愿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者. 相似文献
9.
如何辩证看待绝经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秦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196-197
2002年美国相继宣布停止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Feplacement therapy,HRT)的研究(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理由是应用HRT数年后与安慰剂比较,妇女出现卒中、心脏病发作、静脉血栓形成及乳腺癌的风险均有所增加。这些报告面世后,迅速在全球引起一场风暴,HRT的使用在全世界大幅度下滑。时隔5年,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一风波,评价HRT的利弊时,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秋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50-2450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 ,其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明显减少 ,而雌激素的缺乏使大量骨质丢失 ,导致年老妇女容易发生骨折[1] 。为防止骨的继续丢失 ,保持骨量 ,笔者对 10例绝经后妇女进行了雌激素替代 (即应用尼尔雌醇 )疗法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例绝经后妇女年龄 4 9~ 6 8岁 ,平均5 4 6岁 ;绝经年限 1~ 2 0年 ,平均 3~ 6年 ;其中 2例为手术绝经 ,其余为自然绝经。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包括潮热多汗、睡眠障碍、情绪异常、腰背部疼痛及心悸、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等。全部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