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游走罐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游走罐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和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各30例,10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疗效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论在总体疗效上,还是体重及体重指数上均较前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走罐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单纯性肥胖减肥效果更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严长宏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3):9-10
产后风即产后风湿,是指产后(包括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百日内出现的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胀,重着,麻木等症状,甚或肢体关节功能受限的常见病症。古代医家称之为"产后身痛""产后中风"。该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发现该类患者口服祛风湿之药后,不但症状改善不明显,更有许多患者哺乳的婴儿出现腹泻、腹痛、哭闹症状。为此我采用自制游走罐活络油并结合蒙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三又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半片治疗。治疗前后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6点行为评分法(BRS-6)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BRS-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游走罐配合刺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针罐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7.4%,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游走罐配合腹部捏脂治疗女性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腹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游走罐配合腹部捏脂,对照组40例采用饮食控制疗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24例,有效率占4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平均腰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走罐配合腹部捏脂治疗女性腹型肥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游走罐、悬灸治疗,穴取大杼、风门、曲垣、秉风、肾俞、关元、阿是穴、条索状结节;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27.1%,总有效率85.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游走罐结合悬灸是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游走罐加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改善情况。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5例)和药物组(3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风池、供血、颈百劳为主穴,配合颈胸夹脊穴游走罐、颈部牵引综合治疗,药物组通过口服颈复康颗粒进行治疗。电针组10天为1个疗程,药物组5天1个疗程,均以3个疗程后判定治疗结果。结果:电针组有效率为97.1%,药物组有效率为68.6%,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走罐加牵引不仅对颈椎曲度异常所致的头痛、头晕、颈项僵硬疼痛、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颈椎曲度异常亦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