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7篇 |
完全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35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简称试验组)、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等穴,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取穴相同基础上给予命门、腰阳关、委中加用艾条温针灸,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P<0.01)。试验组中,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P<0.01)。结论: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温针灸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生物调控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探讨温针灸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生物调控作用, 我们对临床106 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及肿瘤免疫调节因子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 温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肿瘤患者的抗癌免疫因子, 达到治疗肿瘤,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从而改善患者的虚劳症候群,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说明温针灸能够通过调节肿瘤患者免疫调节因子的作用, 从而达到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傲霜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4):31-32
关节痉挛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并经统计学检验证明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关节痉挛程度的改善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中风后遗症患者关节痉挛程度的评价方法 :(1 )肘关节 :以肱骨与桡骨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为基准位 ,患者前臂内收痉挛时桡骨与肱骨之间的夹角即为其肘关节内收痉挛度。 (2 )腕关节 :以桡骨与第二掌骨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为基准位 ,患者腕关节掌屈痉挛时第二掌骨与桡骨… 相似文献
5.
温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7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温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7例,结果临床治愈48例,好转3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7.7%。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针灸对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的基因表达谱,以及针灸治疗显效者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与肾阳虚骨关节炎免疫相关的基因13条,肾阳虚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表达下调4条,上调5条。经温针治疗显效的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芯片比较结果显示:NM000265、NM001838基因普遍上调,NM_001784基因普遍下调,其他基因表达无规律性变化。结论:肾阳虚证骨关节炎的发生涉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针灸可能通过诱导或阻遏这些基因的表达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麻痹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灸组选取中极、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进行温针灸,两个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上述穴位及膀胱体操治疗。统计3组疗效,同时对3组治疗后的膀胱残留尿进行比较。结果:温针灸组与两对照组的疗效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雀啄刺法、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6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雀啄刺法、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6 6例 ,同时设传统平补平泻法治疗的 5 4例为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 ,(X2 =7.75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提示雀啄刺法、温针疗法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1 2例患者 (1 81膝)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98膝 ) ,针刺犊鼻、鹤顶、血海等穴 ,并同时加灸 ;对照组 52例 (83膝 ) ,单纯针刺治疗 ,穴位同治疗组。经 2个疗程(2 0次)治疗 ,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在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温针灸在治疗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 17例胃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温针灸组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结果 :温针灸组治愈率为10 0 % ,平均治疗 6 .2 2± 3.96次 ,针刺组治愈率为 88.2 3% ,平均治疗 15 .38± 4 .2 1次。结论 :温针灸对术后胃瘫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