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沈丕安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丕安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勤于钻研,继古拓新,在中医免疫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笔者有幸随师待诊,收益颇丰。现将沈师运用中医中药诊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益气养阴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1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眼和口腔粘膜干燥为主要表现。笔者应用益气养阴润燥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住院与门诊病人各5例;年龄30~57岁;病程2~17年。 10例病人均有口腔干燥、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送下。3例病人牙齿如槁骨,并呈小块状破碎。10例病人均有眼干燥、无泪液、有烧灼感、畏光、眼痛,并反复发作眼睛红赤。5例病人有皮肤干燥,不出汗。6例病人有鼻腔干燥和鼻痂,有时鼻出血。4例 相似文献
3.
从性味归经的量化分析赭朴加九味润燥汤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赭朴加九味润燥汤的制方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建立中药复方方解和质量控制指标选择的方法。方法: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对处方中药的诸药量化理论,利用SPSS11.15软件中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处理数据,阐明方义。然后依据中医制方理论,计算类内和类间每味药与其余药的相关指数(即相关系数的平方)的均值,把该值最大的药作为质量控制主要指标。结果:方中诸药分类符合中医制方理论;选择代赭石、大黄、当归、升麻和甘草为质量控制主要指标较合理。结论:该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方解和质量控制指标选择提供现代理论技术支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温肠润燥汤治疗便秘患者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才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29-29
肛肠病患者术后因惧怕排便时引起肛门疼痛,致使大便更加难解,并可引起创面出血、疼痛、水肿等症状,影响术后创面愈合。笔者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自拟温肠润燥汤治疗该病患者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自拟开郁润燥汤治疗感冒后久咳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7):43-44
感冒后久咳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治疗该病多用抗生素、镇咳祛痰剂,致咳嗽经久难愈。笔者采用中医药疗法,对风热或燥邪伤肺证拟定了开郁润燥汤治疗42例,并与抗生素治疗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风润燥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减弱伴随出汗减少,使皮肤干燥发痒,或由于神经反应性改变引起的皮肤瘙痒,后者多见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常见于外阴及肛周部位,多由尿糖刺激或并发真菌感染所致。我科选择2005-04~09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20例,以消风润燥汤内服,部分 相似文献
8.
9.
滋阴润燥汤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运用滋阴润燥汤治疗 2型糖尿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4 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年龄 4 1~ 76岁 ,平均年龄 5 5 3岁。糖尿病病程 1~2 0年 ,平均 7 6年 ;对照组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年龄 4 3~ 75岁 ,平均年龄 5 3 8岁。糖尿病病程 10个月~ 2 3年 ,平均 7 9年。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西医按照 1998年WHO糖尿病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制定的 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0.
养血润燥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4):29-29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养血润燥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5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从50岁以上统计,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