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48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1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剂量视情增减的试验方案进行研究,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翁沥通胶囊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可较快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降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蔡小荪活用桂枝茯苓方治疗妇科癥瘕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小荪主任医师临床善用桂枝茯苓方治疗妇科癥瘕。在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分经间期和月经期两步治疗:经间期,蔡老采用桂枝茯苓方,辛散温通,破瘀行血消癥。而在月经期,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都可出现出血过多,状似崩漏,蔡师强调此时不能单纯固涩止血,宜“求因为主,止血为辅”,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出血,乃缘于宿瘀内结,经血虽多,瘀仍未消,故腹痛不减,治疗仍以化瘀为主,乃通因通用之变法。 相似文献
4.
桂枝茯苓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雄激素(ADG)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的影响,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初步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将3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中药(桂枝茯苓丸)组、西药(二甲双胍)组,观察治疗后大鼠FBG、血清FINS、ADG及APN水平的变化,并计算HOMA—IR。结果:中药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FBG、FINS、ADG、HOMA—IR明显降低(P〈0.05),APN值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FBG、ADG与西药组比较,两者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有效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FBG、FINS及ADG值,纠正低APN血症的途径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片,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56%,低于对照组20.00%(P=0.00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桂枝茯苓丸方药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将方中含挥发性成分中药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与方中茯苓混合,以芍药苷、肉桂酸、苦杏仁苷、茯苓酸、总多糖、干浸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优化条件为3煎用水pH依次为4.98,7.35,8.00,煎煮总时间为4.99 h.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其SBE法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的pH依次为5.0,7.5,8.0;煎煮时间依次为2.0,1.5,1.5 h. 相似文献
7.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子宫体积、血清总CA^125水平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痛经评分及性交痛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子宫体积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子宫体积较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痛经、性交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丸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组成,有温经通络、缓消瘾块之功。笔者近年来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不孕症、异位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付教授化裁桂枝茯苓丸辨治杂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付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治学严谨,精研伤寒,旁通百家,临证用方思路开阔,常用经方辨治疑难杂病。现将王付教授临证诊治经验,例举数端,仅供临证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RI)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45min后再通法,制备CRI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血塞通对照组(C组),复方桂枝茯苓丸小剂组(D组,含生药剂量为0.42g/m1),复方桂枝茯苓丸中剂组(E组,含生药剂量为0.84g/ml),复方桂枝茯苓丸大剂组(F组,含生药剂量为1.68g/ml)。A、B组均给予0.9%NaCl溶液,C组给予血塞通混悬液,D、E、F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复方桂枝茯苓丸水煎浓缩液。各组大鼠每日给药剂量均为1ml·100g^-1·d^-1,早晚各灌胃1次,连续给药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复方桂枝茯苓丸大、中、小剂量组能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并能升高大鼠血清与脑组织中SOD活性,同时降低血清与脑组织中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不同剂量间以中、大剂量组疗效较为显著,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与血塞通对照组比较,复方桂枝茯苓丸中、大剂量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桂枝茯苓丸对CRI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