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23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2):185-186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中药防治甲减新思路。方法:观察甲减患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并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减治疗有效,说明部分甲减患者病机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病机,丰富了中医对甲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82-82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该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 相似文献
4.
柴胡桂枝干姜汤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干姜汤(简称柴胡桂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7条,也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外台秘要》方”。本方目前仍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历代医家对本方的病机及方解认识不一,争论较多。笔者参考了相关书籍以及近10年的文献报道,试从病机、 相似文献
5.
6.
以方测证法剖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论》中以柴胡命名的方剂共有6首,其中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争议最多。有从少阳兼水饮内停之说者,如唐容川、沈明宗、舒诏等,目前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亦持此观点;有持少阳兼津液内伤之论者,如成无己、汪琥、吴谦等。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伤寒论》中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者”的伤寒误治而致邪传少阳,气化失常,津液不布之证。刘渡舟老师根据本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实践用之治疗少阳病而兼太阴脾家虚寒的证候,每每奏效。刘老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大柴胡汤治疗少阳病而兼阳明胃家热实的证候对比,恰有寒热虚实对照鉴别的意义。少阳不但为表里之枢,也为阳明之枢,故临近太阴。当少阳病内及太阴之时,则可见脘腹胀满,便溏不调,脉缓无力等证。如临床上某些 相似文献
8.
9.
10.
金航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1995,17(4):12-14
介绍最日本学者应用大柴胡汤加味方、神秘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茯苓和附子剂等汉方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