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2篇 |
免费 | 4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5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77篇 |
内科学 | 317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487篇 |
综合类 | 895篇 |
预防医学 | 227篇 |
药学 | 36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52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249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97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389篇 |
2011年 | 314篇 |
2010年 | 316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如何更好的在社区防治慢性肾脏病( CKD)。方法:筛选在我院社区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的病例有273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78.6±6.2岁。转诊到我院肾内科治疗共96例,留在社区指导的有177例,观察比较二组病情归转状态。结果:跟踪随访CKD患者两组比较发现:病情改善以医院组明显(70.8%);社区组为25.4%;病情稳定以社区组为明显54.2%,医院组为21.9%;而病情恶化组以社区组20.3%,医院组为7.3%,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社区人群的CKD患者如能通过全科医生对此类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时的转诊,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将能大大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相应遏制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标准(常规)血脂谱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 CKD 患者236例(非透析)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通过 MDRD 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 CKD 患者分为CKD1-5期共5组。收集血 FFA 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 a [Lp(a)]标准(常规)血脂谱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 CKD 患者共236例,血 FFA 水平从 CKD1期至 CKD5期逐渐升高[CKD1期(0.21±0.05)mmol/ L,CKD2期(0.24±0.04) mmol/ L,CKD3期(0.35±0.06) mmol/ L,CKD4期(0.42±0.10) mmol/ L,CKD5期(0.47±0.13) mmol/ L],且前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FFA 与 TG(r=0.141,P<0.05)、Lp(a)(r=0.225,P<0.01)呈正相关,与 apoA1(r =-0.214, P<0.01)、eGFR(r =-0.728,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 与 eGFR(β=-0.714,P<0.01)、apoA1(β=-0.090,P<0.05)呈负相关。结论: FFA 可早期反映 CKD 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可作为评估 CKD进展的指标之一;CKD 患者血 FFA 代谢异常可能与 apoA1相关,肾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血 FFA 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以63例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中草药等治疗的1~2期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为(40.5±17.5)岁,最小23岁,最大58岁.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组织ColⅣ、LN表达强度利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对免疫组化阳性目标进行光密度测定.分析肾组织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光密度与血清、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的关系.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单因数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KD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水平与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无关,而尿液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水平与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能够反映早期CKD患者肾脏纤维化发生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调查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的使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共196例,对其使用降压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35%患者使用联合降压方案,其中30.61%的患者两药联用,21.94%的患者三药联合。在降压药的选择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为RAS阻断剂(包括ACEI和ARB),占78.57%;其次为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占66.84%。血压达标率为57.65%(113/196)。发现1例降压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很高,临床应用时应密切随访,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报道,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在逐年增长,相应的每年需要透析治疗的人群也在不断的增长。腹膜透析(PD)已经是成功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如具有操作简便和不依赖透析机、能很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屡次穿刺的痛苦、便捷的居家式透析方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章广云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7-17
3月13日是第9个世界肾脏病日。随着老年人群越来越多,老年人患“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人数也日益增多,为了让更多人群了解老年相关肾脏病,世界卫生组织拟定今年肾脏病日的主题是:“防治老年慢性肾脏病”。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淮南肾脏病患者,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在门诊大厅前举行大型义诊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改善乙型肝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及肾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分别给予单纯低蛋白饮食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α-酮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重度营养不良(SAG-C)率、血浆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e 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改善乙型肝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及肾脏功能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刘光珍教授为山西省中医院名医,山西省优秀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笔者在师从刘教授学习期间,先后对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及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IgA肾病、局灶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临证观察,采用凉血化瘀法[1]为主治疗慢性肾脏病(1~2期),取得良好疗效,不但能降低蛋白尿,而且能明显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