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转归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可以合并许多急性脑血管疾病,并且糖尿病脑血管病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糖是影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程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将1996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依据WHO 1980年提出的暂行标准,排除应急性血糖升高,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脑卒中诊断均经MRI或CT证实。男64例,女58例;41~50岁17例(13.9%),>50~60岁41例(33.6%),>60~70岁44例(36%),>70~88岁20例(16.4%)。病程:脑卒中前有糖尿病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两组尿激酶连续给药3d,试验组化痰通络中药汤剂,1剂/d,治疗14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Rankin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尿激酶组(P〈0.05);在残障(改良Rankin指数)评估方面,统计学处理两者虽无差异(P〉0.05),但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呈现出一定优势。【结论】1)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2)中药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血浆内皮素等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发挥抗血栓、保护缺血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0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治疗组54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评分均明显降低,BI评分均明显提高,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与晴尔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菊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3):3341-3341
晴尔(奥扎格雷钠)是一种较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其机制是通过阻断血栓素合成酶,导致血栓素合成减少,同时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而抗血小板聚积和扩张血管.对于发病在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缺血周边区侧支循环的存在,所以防止微栓的进一步形成,保持有效的微循环灌注以阻止病情的进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而造成了单药应用的局限性,合理的治疗措施就是联合应用机制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我院选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智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34-236
目的:观察中药三虫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三虫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黏度及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虫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血黏度,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口服补阳还五汤煎剂,观察组另输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 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对照组为82.5%,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服组。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因子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卒中单元临床和数据平台,观察中医熄风化痰活血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熄风化痰活血小复方,连续观察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1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1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结论熄风化痰活血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以此法为指导的中医小复方在卒中单元中能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3-4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甘露醇、复合辅酶、丹参、川芎嗪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降低致残率,改善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