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9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1352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305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59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208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359篇 |
2015年 | 423篇 |
2014年 | 716篇 |
2013年 | 612篇 |
2012年 | 852篇 |
2011年 | 899篇 |
2010年 | 857篇 |
2009年 | 672篇 |
2008年 | 704篇 |
2007年 | 638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602篇 |
2004年 | 539篇 |
2003年 | 504篇 |
2002年 | 395篇 |
2001年 | 375篇 |
2000年 | 356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253篇 |
1997年 | 219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51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总被引:140,自引:3,他引:13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5):257-257
一、标实证1.痰浊:胸脘痞满,苔厚腻,脉滑。(1)偏寒:苔白厚腻。(2)偏热:苔黄厚腻,或脉滑数。2.血瘀: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3.气滞:胸闷痛,憋气,苔薄。4.寒凝:胸痛甚,遇寒常发。二、本虚证1.气虚:其共性的表现为疲乏、气短,舌质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沉细。(1)心气虚:气虚兼有心悸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342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150例给予舒心口服液(20ml,每日2次)。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主要症状、总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6.49%明显优于对照组78.00%(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1.05%明显优于对照组47.33%(P<0.01);治疗组对轻、中、较重度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形成实验急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以及氯仿导致小鼠心律失常和食饵高脂大鼠等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通心络胶囊消化道给药对其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 总被引:72,自引:3,他引:6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通心络胶囊和鲁南欣康治疗4周。结果:(1)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67%,鲁南欣康组总有效率为87.1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通心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降低,与鲁南欣康组比较,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P<0.05),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P<0.05),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下称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通心络组(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变化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血清vWF、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vWF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水平,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8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36例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8周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空腹血脂、血液黏稠度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6%和50%,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和11.11%(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血黏5项指标(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积)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可以有效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对实验性大白鼠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通过实验证明,半夏泻心汤不仅能增强大鼠胃运动,具有胃动力作用,而且对胃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在胃运动受到抑制时,具有促进胃运动作用,其作用强于吗丁啉;在胃运动增强时,具有抑制胃运动作用,而吗丁啉则无此作用,提示作用为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影响。方法: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及通心络胶囊干预组,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血浆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血浆CK活性增高,心肌细胞坏死增多。通心络胶囊干预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血浆CK活性下降,心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缩小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浆CK水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以综合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抗血酶-Ⅲ(AT-Ⅲ)、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平均减少积分为(9.33±4.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0%、(8.50±4.60)分(P<0.05);在升高血浆AT-Ⅲ含量、降低TXB2、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作为急性脑梗死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及抑制血小板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