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
摘要: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在长期针灸临床的工作中对传统针灸的继承与创新,针具与手法皆具自身特色,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完整的“理—法—方(穴)—术”体系。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注重经筋辨证,认为其病位在经筋,与肉、筋、骨失调相关。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注重“点—线—面”相结合,以经筋为“线”,以分筋取穴或脏腑气血相关的穴位为“点”,再根据病位深浅为“面”选取五刺法达到筋肉骨同调。岐黄针疗法可以减轻膝部的疼痛,改善运动障碍,临床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3.
4.
5.
剖析袁青教授调神针法结合针刺手法量学诊疗模式的学术特点及步骤量化。调神针法是袁青教授基于《灵枢》“凡刺之真,必先本于神”的理论基础,从靳三针临床实践中提炼形成的针刺治疗方法,针对临床上病程冗长、影响身心健康的部分疾病有着良好疗效和巩固作用,该方法重视临证选穴、施术手法及剂量选择,与石学敏院士创立针刺手法量学拟定最佳疗效的理念相吻合,运用针刺手法量学中提高针刺规范性、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等手段,形成调神针法结合针刺手法量学诊疗模式,增加调神针法的普适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