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7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完全免费 | 493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127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89篇 |
2014年 | 1057篇 |
2013年 | 863篇 |
2012年 | 1103篇 |
2011年 | 1212篇 |
2010年 | 1150篇 |
2009年 | 838篇 |
2008年 | 741篇 |
2007年 | 733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243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310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154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治最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秀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30-432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由Faerber于1929年首先命名。对FC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我国左启华所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一书中提出:初发年龄1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38℃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后就可诊断为热性惊厥,多表现良性,一般留后造症,且不影响生长发育,但热性惊厥频繁发生或惊厥呈持续状态,且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引起癫痫。因此惊厥为小儿时期常见急症,多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上以热性惊厥多见,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最多,确切原因尚未清楚,现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多发于深秋初冬季节,又称为秋季腹泻,多群体发病,最喜侵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热、呕吐、排大量水样大便不含脓血及粘液,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蛋花样大便,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006年10~12月,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50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06年10月~12月,对因排水样大便就诊的78例门诊患儿。以来诊.... 相似文献
3.
药物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药物灸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和普米克气雾剂组,并分别予以药物灸、普通艾灸和普米克气雾剂治疗,1月为1疗程,共3疗程,然后进行临床症状显效及肺通气检验。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显效率为98%,明显优于普通艾条和普米克气雾剂组(P<0.01)。结论:药物灸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改善气道高反应,减轻或消除气道阻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医分阶段辨证配合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4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辨证配合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激素(强的松)治疗,并予必要的相关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阶段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7例,基本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4例,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基本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6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向心性肥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激素配合中医分阶段辨证施治,既可发挥激素收效快的优点,迅速控制病情,同时运用中药利尿消肿、降低尿蛋白、提高免疫力,又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虚证、脾虚证、血瘀证及肾虚证诊断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568-568
小儿肺虚证诊断标准
1肺虚证(1)咳喘声低。(2)痰液清稀。(3)反复呼吸道感染。(4)乏力多汗。(5)呼吸无力。(6)哭声低微。(7)胸闷不适。(8)久病多病。(9)素体虚弱(双胎、早产、低体重)。(10)体检有肺部罗音。(11)脉细弱或指纹淡(3岁以下)。(12)血气检查:PaO2下降,PaCO2升高。 相似文献
6.
小儿消食片由鸡内金(炒)、六神曲(炒)、山楂等6味药组成,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的功效,临床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其主要代表成分为有机酸,部颁标准2000年版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中总有机酸含量,其操作过程烦琐,耗时较长,效率低,而且难以满足即时控制的要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工等诸多行业产品的分析测定,并得到广泛的应用[1,2]。作者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DRS)技术,直接 相似文献
7.
脐疗贴治疗小儿汗证3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脐疗贴治疗小儿汗症的疗效。方法:五倍子粉、陈醋调匀,塞入患儿脐部,脐疗贴固定。结果:观察350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本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9.
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0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均<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刺络放血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现代作用机制的阐述,探讨采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刺络放血疗法具有疏风清热、活血化瘀消肿、通络止痛的作用,因此采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