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5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924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487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253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303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1069篇 |
2013年 | 892篇 |
2012年 | 1103篇 |
2011年 | 1212篇 |
2010年 | 1150篇 |
2009年 | 838篇 |
2008年 | 741篇 |
2007年 | 733篇 |
2006年 | 672篇 |
2005年 | 693篇 |
2004年 | 764篇 |
2003年 | 826篇 |
2002年 | 714篇 |
2001年 | 284篇 |
2000年 | 247篇 |
1999年 | 174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儿寒喘合剂对哮喘豚鼠模型IL-4、IL-5、 TXB2、6-keto-PGF1α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目的观察小儿寒喘合剂对哮喘豚鼠血IL-4、IL-5、TXB2、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合剂大剂量组、合剂小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并造模。实验中观察IL-4、IL-5、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小儿寒喘合剂高、低剂量及强的松组均可降低哮喘豚鼠血中IL-4、IL-5、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α水平,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且合剂高剂量组升高6-keto-PGF1α作用强于强的松组。结论小儿寒喘合剂能够降低气道变应性炎症,改善微循环及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小儿"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周岁以下婴儿。典型的病例为发热,手足出现细小密集的疱疹,同时伴有口腔溃疡,本病2005年夏季在部分地区有散在流行。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中,诊治了5名患儿,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且本病如无严重合并症,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因此,社区医务人员有责任指导家长,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下面就本病家庭护理谈一谈体会。1一般资料5名患儿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6个月~5周岁。都有发热,皮疹病史,以手、足、膝、臀部多见,伴口腔溃疡3例,发热2~5d不等,病程…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1998年8月,我们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8例,并与常规治疗的43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为在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左启华主编.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9),同时血冷凝集试验≥1:32。以上病例单盲随机(单日住院为丹参组,双日为对照组,忽略天气影响)分为两组。丹参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13岁,平均(8.24± 2.61)岁;病程 6~19天,平均(1…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初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现今儿科临床占首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常年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故如何防治小儿呼吸道感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出发 ,从气虚血瘀的病理入手 ,恰当运用益气活血法防治本病收到良好效果 ,从而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了一条思路。1 反复呼吸道感染气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肺脾气虚有关 ,是在肺脾虚损的基础上 ,感受六淫之邪而致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我们根据“肺朝百脉”及“气血相关”等中医理论 ,… 相似文献
5.
小儿厌食发生发展及运脾法作用中枢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小儿厌食发生发展及运脾法作用中枢机制研究的新思路*张月萍杜永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汪受传夏天(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关键词小儿厌食运脾法中枢机制我们运用现代有关摄食生理的研究成果,在近年来中医运脾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喘敷灵三伏天穴位贴敷防治缓解期小儿哮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患儿分为3组,即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喘敷灵三伏天穴位贴敷)、西药组(30例,用西药普米克吸入,疗程1年)和对照组(30例,在缓解期不给予任何处理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清体液免疫(IgE、IgA、IgG)、细胞免疫(Eos、IL-4、IEN-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体液免疫中IgA、IgG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治疗后体液免疫中IgE和细胞免疫诸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治疗组治疗后比较,IL-4水平西药组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 中药喘敷灵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状态,从而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是儿童时期多发病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调节儿童机体免疫功能 ,可作为防治RRI的重要措施 ,但适用于社区医疗单位和易被大多数低经济收入家庭接受的有效方法并不多。本研究用黄芪治疗小儿RRI ,探讨其临床效果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临床资料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就诊的RRI患儿共 193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0 7例 ,男 6 1例 ,女 46例 ,年龄 10个月~ 12岁 ,<2岁患儿 5 2例 ;对照组 86例 ,男 5 3例 ,女33例 ,年龄 11个月~ 12岁 ,<2岁患儿 39例。RRI诊断符合1987年成… 相似文献
8.
9.
小儿肱骨髁上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运用机械法和电测法来研究肱骨髁上部力学性能。机械法采用甲醛固定小儿尸体肱骨40根,随机分为10组,进行压缩、拉伸、弯曲试验:电测法采用小儿尸体5具,将电阻片贴在肽骨髁上部,进行应力和应变测试。结果表明:整骨试件不同,其断裂强度不同;髁上部的压缩、拉伸、弯曲强度低于骨干部和外科颈;断裂多在髁上部,且尺侧边缘骨皮质首先断裂;旋前位时外侧挠骨对肱骨的作用是压力,内侧尺骨对肱骨的作用是拉力;旋后位正相反;从伸直位(180度)开始弯曲,髁上内外侧的拉压应力一般随之增加;外断内连时外侧在旋后位时发生大的拉力位移,而在旋前位时发生比较大的压力应变;内断外连时内侧在旋前位时发生大的拉力位移,而在旋后位时发生比较大的压力应变;测试证实了Salter理论。 相似文献
10.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治最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秀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30-432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由Faerber于1929年首先命名。对FC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我国左启华所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一书中提出:初发年龄1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38℃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后就可诊断为热性惊厥,多表现良性,一般留后造症,且不影响生长发育,但热性惊厥频繁发生或惊厥呈持续状态,且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引起癫痫。因此惊厥为小儿时期常见急症,多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上以热性惊厥多见,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最多,确切原因尚未清楚,现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