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7篇 |
国内免费 | 265篇 |
完全免费 | 1056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456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297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448篇 |
2010年 | 456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530篇 |
2007年 | 328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来源的药材进行分析,为黄芪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建立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来源于我国8个省59批黄芪药材的分析,阐明产地、生长方式、生长年限等对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生长方式及生长年限的黄芪药材,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从产地分析,以山西、内蒙古和陕西等道地产地含量较高;从生长方式分析,以半野生含量较高;从生长年限分析,年限越短,含量越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异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五倍子中鞣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优化中药五倍子中鞣质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鞣质水解后没食子酸提取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药材粒度、提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h的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鞣质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鞣质提取工艺鞣质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黄5种不同饮片中游离葸醌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5个主要成分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5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4%,98.11%,99.30%,98.00%,97.86%.结论:大黄炮制过程中5种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熟片、炭片含量较生品明显增加,而醋片、酒片含量下降,大黄不同饮片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直接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42种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用其中30个样品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方程并经优化、验证,另取9个样品来预测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30个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86.24,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8220。用9个样品进行外部验证,外部验证预测均方差RMSEP=0.3667,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833。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99.37%。该法的建立证明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应用于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可行性。结论:建立了一个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结果准确、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大批黄芩药材及其在线生产过程中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黄芩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指纹图谱,并测定黄芩苷含量评价药材质量。方法: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对黄芩药材的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采用药典方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指纹图谱有很大相似性。但黄芩苷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以山西芮城含量最高,山西灵丘含量偏低。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芩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为黄芩药材的质量评估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红花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为开展红花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理想药物。 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红花药材中提取并分离出红花粗多糖,用Sevage法除去蛋白质,过氧化氢脱色;采用苯酚-硫酸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结果: 红花多糖的浓度与吸光度在5~50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7 49X-0.031 65,r=0.999 4。多糖质量分数为96.048%。 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重现性好。该方法可为开展红花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药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栀子不同饮片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同时测定2个主要成分(京尼平龙胆二糖苷,京尼平苷)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0.3%甲酸水(12∶88),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2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99.1%。栀子不同饮片中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有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栀子不同饮片的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L.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用方法。方法以金丝桃苷作为对照品采用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最高(4.21%),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法测定的结果次之(3.81%),而以金丝桃苷作为对照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络合比色法测定的结果最低(3.31%)。结论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在酸性(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条件下加入三氯化铝显色法后的测定方法为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