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蝎毒抗癌多肽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体外能否抑制卵巢癌细胞株3AO的生长及诱导其发生凋亡.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蝎毒抗癌多肽体外对卵巢癌细胞株3AO的生长与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的方法进行凋亡峰的检测.结果:蝎毒抗癌多肽体外作用于卵巢癌细胞株3AO后,能明显抑制其生长,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到了细胞凋亡峰,且峰值也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蝎毒抗癌多肽体外能抑制卵巢癌细胞株3AO的生长,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影响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细胞毒作用;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O-8910PM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以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HO-8910PM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作用细胞6 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其中100μmol/L抑制率分别为(30.1±10.8)%,(34.27±1.28)%,但白藜芦醇并不影响HO-8910PM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能力。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运动和粘附能力,是潜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半边旗二萜化合物5F(5F from Pteris semipinnata L,PsL5F)对人高转移卵巢癌HO-8910PM细胞中核受体超家族成员1d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1,group D,member 1,Nr1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O-8910PM细胞,用0.1%DMSO,100 μmol~(-1) PsL5F分别处理HO-8910PM细胞24 h后,提取RNA和总蛋白,应用肿瘤基因芯片和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PsL5F对Nr1d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PsL5F对Nr1d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肿瘤基因芯片结果显示,100μmol·L~(-1) PsL5F处理组中Nr1d1 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26.17倍,荧光定量实时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吻合,PsL5F处理组中Nr1d1 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35.34±1.07)倍(P<0.01),并且PsL5F处理组中Nr1d1蛋白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7.71±0.43)倍(P<0.01).结论:PsL5F能明显上调HO-8910PM细胞中Nr1d1的表达,提示其与PsL5F抗肿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顺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复发性卵巢癌采用顺铂20mg/m^2,第1天静脉给药,伊立替康30mg/m^2于第1、8、15天静脉给药,28d为1周期。每例化疗均持续3周期以上。结果:20例化疗患者PR大于75%(15/20),其中CR10%(2/20),PR65%(13/20)。毒副反应:以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为主,白细胞减少为主,Ⅲ至Ⅳ度白细胞减少为40%,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较轻,无Ⅲ至Ⅳ度血小板减少,腹泻有19例,多数为轻度腹泻,Ⅲ度为20%;过敏性休克一例。结论:以伊立替康加顺铂的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信宜润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萃取、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信宜润楠乙醇提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借助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8个丁内酯类(1~8),8个木脂素类(9~16)和5个萜类化合物(17~21),化合物16是降七碳木脂烷类新天然产物。经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5对胃癌(BGC-823)和卵巢癌(A2780)人肿瘤细胞株有选择性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13×10-6,2.66×10-6mol.L-1;在1×10-5mol.L-1时,化合物8和9具有明显抑制PAF刺激大鼠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0.0%,54.2%。 相似文献
6.
银杏内酯B下调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及增加耐药卵巢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内酯B(GB)增加耐顺铂卵巢癌细胞株(SKOV3/DDP-luc)对顺铂(CDDP)敏感性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以DMSO及25μmol/L的GB处理SKOV3/DDP-luc细胞3、7及14d,溴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经不同浓度CDDP作用72h后的活性,并据此计算出各组细胞对CDDP的IC50;同时提取上述作用时间点各组细胞的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GB作用3、7、14d后,SKOV3/DDP-luc细胞对CDDP的IC50分别降为24.2(与对照组相比P=0.07)、18.2(与对照组相比P=0.001)、11.6μmol/L(与对照组相比P=0.0004);在上述处理过程中,肿瘤细胞中ERCC1的表达逐渐下降(P0.01)。结论:GB可显著增加耐药卵巢癌细胞株对CDDP的敏感性,这一作用通过下调肿瘤细胞中ERCC1蛋白的表达而实现,提示GB可能成为临床卵巢癌化疗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5
临床收集 12 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 ,分为治疗组 :新加增免抑瘤方合化疗组 ( 90例 ) ,对照组 :单纯化疗组( 3 0例 )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后 3月、1年各做 1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并于治疗后 1年、2年分别做生活质量的统计 ,同时观察两组的转移复发率以及Ⅲ ,Ⅳ期的 5年生存率。结果表明 :治疗组晚期卵巢癌的 5年生存率( 5 0 % )高于对照组 ( 3 3 3 % ) ,治疗组治疗 1年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2年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 3个月后的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治疗 1年后的CD4、CD4/CD8值仍旧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转移复发率 ( 7 1% )低于对照组 ( 2 0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能够提高晚期卵巢癌的 5年生存率 ,提高患者术后第 1年的生活质量 ,调整患者机体免疫状况 ,并能降低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拓扑替康结合替卡格雷治疗晚期卵巢癌伴血小板增多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抗血小板治疗对晚期卵巢癌的影响。方法以5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拓扑替康联合替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拓扑替康常规治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评价近期客观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客观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在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晚期卵巢癌伴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具有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顺铂(PDD)全身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例TNMⅢ~Ⅳ期卵巢癌患者(Ⅲ期20例,Ⅳ期13例)给予PTX 60 mg/m2腹腔注射第1,5,10天,PDD 40 mg/m2静脉注射第1—2天,每21 d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每2周期评定1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RR,CR+PR)为79%,其中CR 61%,PR 1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2.3个月。2 a生存率为82%。常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痛、腹泻、胃肠道反应、脱发、口腔黏膜炎和肌肉关节痛等。结论 PTX 60 mg/m2腹腔灌注第1,58,天,联合PDD 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