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1.1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3类: 相似文献
2.
理气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气法是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心绞痛常用方法之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有情志不遂等临床表现,易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气机不畅是冠心病心绞痛重要病机.临床以理气法为基础,配合活血、化痰、清热等治法,其机制与抗心肌缺血、抗炎、抗氧化、镇痛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胸痹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5):171-174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滋阴益肾、调理脾胃,尤重补益心脾。临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要素与现代化指标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的相关报道进行总结,探讨了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标准化、疗效评价客观化提供初步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引入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更新颖、更深层次以及更加具有综合性的研究,寻找到特异性更强的现代化客观指标,将之定量化、标准化,使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更加有理有据,最终阐明其辨证本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中医证素分布特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以期初步掌握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通过前期的大量文献工作,制定"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运用此表对102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预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位在心,主要病及肝肾;中医证素总体分布以血瘀证为多见,其次为气虚、痰浊、阴虚、阳虚、热蕴、气滞、湿阻、血虚、水停、寒凝;冠心病心绞痛的证素分布与总体分布基本一致,急性心肌梗死以痰瘀互结证多见,心力衰竭多见阳虚水停证,心律失常则多见气滞、火热证。结论冠心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复合证型,证素组合以气(阴)虚血瘀、痰瘀互结证多见;各种临床类型的证素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结果有待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8.
有关冠心病诊疗及研究的思考——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假说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310-312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颍蛎磕暝加? 000万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笔者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类似中医风证;病位在心络,病因为风寒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和年老体虚等;病机属气虚血瘀、久病入络、脉络空虚、络虚风动,据此笔者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假说[2-5]。 相似文献
9.
10.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祖国医学无此病名,但是其临床症侯表现早已有文献记载。如《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所述症状,与今日心肌梗塞基本吻合。本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心肾不足等原因引起。发病过程中,心肾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