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中医四诊及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同分级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中医四诊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集2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应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和熵聚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Ⅱ级至Ⅳ级的转变中,水停类、痰浊类、血瘀类、阳虚类症状呈递增趋势,且变化显著;心功能Ⅱ级以气虚和气虚阴虚为主,兼夹血瘀或水停,证候要素组成较为单一;心功能Ⅲ级时常见气虚、阴虚的基础上兼夹痰浊、血瘀、水停;心功能Ⅳ级多见阳虚兼夹痰、水和瘀,证候要素构成最为复杂。结论:冠心病心衰不同的心功能阶段的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临床诊治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14例.对照组给予ACEI类(卡托普利片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利尿剂(速尿片、安体舒通片)、小剂量倍他乐克片、地高辛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适当调整用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对心功能、中医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邢月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158-158
1981年1月至8月,我们单纯应用葶苈生脉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5例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56岁。风心病心衰8例,冠心病心衰12例,肺心病心衰3例,先心病心衰2例。心衰病史最长者10年,最短者半年,多数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72年6月~1988年6月,用自拟方强心通脉饮加减治疗了46例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本组病例均系经西医药治疗无效后而转入中医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的。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8~72岁。其中肺心病心衰24例(属Ⅱ°心衰3例,Ⅲ°心衰21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112例(Ⅰ°心衰7例、 相似文献
5.
薛一涛教授临床30余年,精于治疗内科心血管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随诊,见薛师应用中医药治疗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衰炎性因子及BNP的影响。方法:从入住心内科的病人中筛选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人60例,其中心功能III级30例,心功能VI级3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和丹参酮IIA组。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14d)后测定血浆BNP浓度、CRP水平、IL-6水平。结果:应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组的血浆炎性因子IL-6、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BNP浓度亦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IL-6、CRP水平,且降低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有益于冠心病心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自拟温阳益气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衰(CHF)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