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完全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6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中医药内外合治甲亢的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陈大舜教授辨病论治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运用中医药内外合治甲亢的思路.其一,辨证论治存在"无证可辨"或辨证依据不足、证型缺乏客观统一标准、缺少病种特异性和对病的针对性及有时疗效不佳的缺陷;其二,中医学自古以来就很重视辨病论治;其三,针对甲状腺的解剖特点及甲亢的发病特点,以辨病论治之法,采用内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外合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Graves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针刺合并解郁汤治疗抑郁症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合并解郁汤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四神聪、印堂、上星、风池、曲池、内关、合谷等穴配合中药治疗68例。结果:总有效率91.2%。结论:针刺合并中药治疗抑郁症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内外合治甲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确立甲亢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①采用文献报道回顾性调查及临床实践前瞻性调查以确立甲亢的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确立内外合治的方药;②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内外合治组(甲亢方内服 甲亢平膏外敷组,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丙基硫氧嘧啶组,对照组),每组30例,内外合治组内服甲亢方,同时用甲亢平膏外敷甲状腺,每日1次,每次使用不超过10h;对照组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每日用量300~600mg,分3~4次服用。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甲亢以气阴两虚、阴虚阳亢、痰瘀互结型最为多见;②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3.3%,但内外合治组在临床控制率10%(3/30)和显效率73.3%(22/30),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0(0/30)、30%(9/30)。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合治方法治疗甲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结构退行、增生改变的非肿瘤性、非炎症性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疾患,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显示出独特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痛证内外合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疼痛是临床各科常见症状,也是患者主诉中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笔者在中医门诊工作中,采用中医内服加中药敷贴治疗各种痛证。旨在对中医痛证进行内外合治的探讨,更好更快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祛瘀汤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瘀汤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自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以益气活血祛瘀汤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2~3个疗程.结果:痊愈7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有效率9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内外合治盆腔瘀血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李佩文治疗乳腺癌经验撷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佩文教授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方面经验丰富,针对乳腺癌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分别给予补气温阳、清肝利湿、疏肝散结、补肾养精等不同治法.本文重点总结其用药规律,详述其用药依据,并配合典型病例介绍其以中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保护肝功能、防治转移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与特色,最后介绍了一些外治方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