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3篇 |
完全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474篇 |
出版年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刍议温肾法治疗小儿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小儿哮喘多发的冬季为切入点,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冬季的特点和主气,小儿哮喘冬季发病的病机变化,小儿哮喘发病时相分析,以及小儿哮喘的本脏和治法探讨等方面较为详细地对小儿哮喘进行了分析探讨,初步论证了小儿哮喘的本脏在肾,治疗时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以肾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郎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64-64
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紫癜(HSP),为儿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以全身小血管变态反应为表现的血管炎症疾病,常见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等。本文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的探索,总结当前中医与西医对其病的治疗手段及发展程度,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积极发展新的治疗措施和方案,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痰热清与几种中药注射液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热清为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与其相近的中药制剂也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为了解各种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特将我院儿科2003年元月—2007年12月五年问因患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我科住院患儿应用中药制剂做一回顾性分析,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燕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10-111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以1~16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特征,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合适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对静脉输液不合作情绪明显降低,提高了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小儿在静脉输液时可以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拟方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祛风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连翘、白茅根、荆芥、蝉衣、徐长卿、赤芍、丹参、益母草、乌梅、生地)治疗本病2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具祛风清热,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医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临床对38例患儿运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内服以及联合中药外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整体的康复效果。结果患儿的治愈率达92.1%。结论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内服以及联合中药外用的方法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疗法之一,经临床多年运用,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2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泻为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一直很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便之有效地推广,是我们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当前的任务。我科在2009年1~4月收治腹泻患儿264例,试用推拿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退热浆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高热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高热(39℃以上)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出现在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以外感发热者居多,在儿科急诊就诊中占居首位。因发病急、变化快、易并发高热惊厥,严重影响小儿健康,也常令家长恐惧不安,故对于高热的处理要求要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弱视患儿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166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眼)和治疗组(8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戴镜、遮盖等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加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各类型引起的弱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对白内障术后弱视、屈光参差弱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使神经营养因子增多,对神经元的营养和保护作用加强,以此来逆转剥夺造成的损害,纠正视环境的紊乱,从而促进神经元和突触的发育,建立良好的视觉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9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2003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小儿腹泻95例,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