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59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76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6篇
  1篇
中国医学   705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在产生耐药性后胞外代谢产物的变化,寻找差异代谢物.方法 制备胞外代谢产物样本,运用氢谱核磁共振(1H-NMR)获取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和耐药Tca8113/CBP细胞的胞外代谢物图谱,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得出对区分2组细胞贡献较大的差异性变量,将同时满足VIP> 1.0和单维统计P<0.05的代谢物确定为最终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Tca8113和Tca8113/CBP;最终的差异性代谢物有醋酸盐、牛磺酸、丝氨酸、葡萄糖和亮氨酸,它们涉及到了蛋白质代谢、糖代谢和三羧酸循环.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成功找到了耐药Tca8113细胞的差异代谢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以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Wilson病(Wilson’sDisea峨WD)铜负荷模型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尿液进行研究,分析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继而从小分子层面探讨铜过量对机体的损伤机制,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本病。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被分为模型组(n=14)和健康对照组(n=14)。采用铜负荷法制作wilson病大鼠模型,以NMR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检测。采用MestRe—c2.3软件及自编软件对谱图进行手动调相、基线校正和谱峰对齐。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并利用PCA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尿液醋酸盐(acetate)含量有显著升高,柠檬酸盐(citrate)、苯乙酰甘氨酸(PAG)、琥珀酸盐(succinate)、甲胺(methvlamine)、肌氨酸+肌氨酸酐(creatine/creatinine)、丙酮酸盐(pyruvate)、二甲基甘氨酸(DMG)、丙氨酸(alanine)含量有所升高,胆碱(choline)、牛磺酸(taurine)含量有所降低。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能是潜在的WD铜负荷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可为进一步研究WD的铜过量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支气管哮喘患者异常黑胆质型与非异常黑胆质型的血浆代谢组变化情况及发生机制。方法对61例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5名非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通过谱图分段积分后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所采集的图谱。结果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以及谷氨酰胺、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肌酸、乳酸、肉碱、丙酮、丙酮酸、脂类[包含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饱和脂类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与非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血浆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明显升高(P <0.05),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1-甲基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乙酰乙酸、丙酮,丙酮酸、乳酸、肌酸、肌酸酐、肉碱等代谢物含量升高,LDL 和 VLDL、不饱和脂类、乙酸、乙酰半胱氨酸、谷氨酰胺、鲨肌醇等化合物含量升高(P <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发生改变,体内糖异生和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较严重,这可能是异常黑胆质型哮喘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之一,也从一个侧面证实维医“同病异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预后不佳。其代谢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代谢的特异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技术,是研究胶质瘤代谢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制剂的疗效、安全及稳定性等方面,虽然目前的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我国的中药复方制剂质量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若探究中药复方制剂质量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的根本原因,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从源头对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控制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我国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37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组学”,作为一种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中医理论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趋同性,符合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整体综合效应的特点。近年来在中医药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旨在对代谢组学的定义、研究技术、研究方法方面,并从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体质研究、模型的复制、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有效物质基础、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药物安全性评价、疾病的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两者结合将有助于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有助于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肿瘤标志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也在改变传统的肿瘤研究模式,肿瘤研究进入一个分子生物医学为主导的崭新时代[1]。在这些研究中,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的保存及完整的病例信息和数据库的建立尤其重要[2]。基于此,肿瘤标本库建立与应用成为国内外肿瘤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关注近年来国内外肿瘤资源库研究进展,结合新疆特高发肿瘤资源库建立经验,就新疆建立肿瘤资源库的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传统肾脏毒性评价指标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在肾脏损伤晚期才升高,目前迫切需要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靠性高的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文中综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共同宣布的肾脏损伤分子-1(KIM-1)等7种新生物标志物,和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发现的早期肾损伤可能的标志性代谢产物。结果与结论 这些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后,联合应用可以用于临床和非临床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药物的肾毒性预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骨质疏松(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一旦发病,则具有高度致残致死的风险。其发病机制目前各研究报道的结果不一。笔者通过检索前人研究成果,在总结DOP的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代谢组学角度,展望 DOP 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