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19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230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71篇 |
2010年 | 361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167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丽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1426-1427
产后抑郁症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危害家庭幸福,处理不当容易复发。在一般的妇产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由于缺乏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不能及时发现妊娠时就存在的抑郁症状,不能及时治疗和干预,给产妇和婴儿带来一定的心身伤害。因此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对产后抑郁症的患者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益母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益母草昧辛苦,性凉,人心包、肝经,有活血、祛瘀、调经、利水等功效^[1],是妇产科的常用药。目前临床上有许多益母草制剂如胶囊、冲剂、膏剂、流浸膏、口服液、注射液、片剂、水煎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2]、功能性子宫出血^[3]、乳腺增生症等病,疗效显著,红产后子宫复旧^[4-8]、药物流产^[9-13]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傣族、苗族、彝族、红河州金平县哈尼族的民间使用一种叫“辣毒”的草药,药材称白花丹。为蓝雪科植物白雪花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及根,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手脚癣、牛皮癣、皮肤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妇女产后流血不止、某些恶性疾病(癌症)等,疗效确切,但多食中毒,可出现麻痹等,须久煎2~4h;对孕妇会引起流产;孕妇忌服;接触本品汁液可引起皮肤红肿、脱皮[1]。主产于滇南、滇西、滇西南地区[1]。目前关于白花丹的研究资料表明白花丹的根、茎、叶、花均有入药使用。含有效成分多种,如含白花丹醌、β-谷甾醇、香草酸、白…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施护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产后早期乳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采用内服中药、外敷中药、手法排乳等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止痛、肿块消散、排乳通畅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治疗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心理疏导加新斯的明肌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后尿潴留可发生在正常分娩后及手术后,但以滞产多见.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院针对各种原因引起产后尿潴留90例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产后乳房肿胀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97-698
产后乳房肿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3~5d,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有硬块、胀痛、怕触摸,甚至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引起产妇及家属高度紧张、忧虑,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母乳喂养,会给产妇及家属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为此,笔者对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做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后6~8 h仍不能自动排尿,且膀胱胀满称为产后尿潴留[1],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而且易造成泌尿系感染,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痛苦。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护理了5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足月阴道分娩,其中单纯会阴侧切21例,尿道口黏膜擦伤5例,阴道助产手术24例,无创口单纯惧怕疼痛2例。2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产后在产房观察2 h,认真观察出血量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膀胱的充盈情况,耐心解释排空膀胱的重要性,鼓励产妇适量饮水,克服紧张心理。尽量提供一个隐蔽的环境,尽可能协助产妇去厕所排尿并给其 相似文献
8.
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5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68-1069
产后出血是产科经常遇到的间胚,出血发生突然,原因多种,短时间大量出血,为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一种急症.本院2001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官腔纱条填塞术治疗产后出血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穴位按摩合腹部按揉对产后排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对孕妇产后排便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褥期产妇12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穴位按摩+腹部按揉组(观察组)64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4例。观察首次排便时间和便时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排便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揉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产后尿潴留多见于初产妇,由于产程长,膀胱长时间受压而致膀胱和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感觉功能失调,导致排尿反射不能进行,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减低,引起排尿困难。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