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篇 |
完全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9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1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9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五味消毒饮,对照组予秋水仙碱.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做关节肿痛指数、血尿酸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痛指数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血尿酸的改善及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3.
4.
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抗生素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黄汤、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三种汤剂对ESBLs阳性E.coli恢复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可能性及逆转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ESBLs的E.coli,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确定三种中药方剂的MIC,选取低于MIC的不同浓度在规定时间下培养耐药E.coli,测定各中药不同浓度的逆转效果和最佳逆转浓度。提取ESBLs并测定酶活性和含量。结果:三黄汤在0.2g/ml24h,黄连解毒汤在0.1g/ml24h,五味消毒饮在0.3g/ml24h的逆转效果最佳,但与克拉维酸(30μ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能够通过抑制ESBLs的活性和减少产量达到逆转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五味消毒饮,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术后应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仅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1例;对照组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3例,有脓性分泌物1例,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2例,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1例。结论: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五味消毒饮加减佐治小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淋巴结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伴发于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好发于颈部,特别是颌下部位最多见.临床上病情常反复发作,容易化脓,缠绵难愈,治疗较为棘手,属疑难杂症之一.笔者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佐治小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带状疱疹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内服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对照组42例以口服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麦滋林-S颗粒,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抗Hp治疗1周;2组均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主要临床症状(胃痛、纳呆、灼热感)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分别为79.3%、78.5%,幽门螺杆菌阴转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西医治疗组相当,且具有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3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3 000余例腹部手术有54例发生切口感染,男20例,女34例;年龄14~87岁,中位年龄45岁。根据切口的类别分:①Ⅲ类切口,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30例,结肠手术8例,空腔脏器穿孔合并腹膜炎的手术6例,其他手术2例。②Ⅱ类切口,其中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手术8例。2治疗方法我们随机把54例切口感染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按照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对照组:20例按照传统的老办法处理,根据切口渗液或… 相似文献
10.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