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9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丹栀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63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和麦普替林(西药组31例)治疗,并于治疗前及用药2、4、6周后评定HAMD量表,治疗前及用药6周后测定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皮质醇(CORT)、IL-6、IL-1β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HAMD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西药组显著低于中药组(P〈0.01),同时西药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三因子评分均低于中药组(P〈0.05或P〈0.01),治疗4、6周后两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升高(P〈0.01),IL-6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中药组CORT水平降低(P〈0.01),西药组NE水平升高(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可通过调整抑郁症患者5-HT、BDNF、CORT、IL-6等水平干预抑郁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14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麦普替林(西药组3l例)和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2、4、6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表等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HAMD、SDS和SAS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医症状辨证量表评定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sberg副反应量表分值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 相似文献
3.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心理障碍性疾病。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异等因素有关[1]。临床表现除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症状外,还包括躯体不适如疲劳、失眠、头晕、头痛、口渴、咽部不适、心悸、胸闷、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大便不调等。发病率为12%~64.11%[2]。2003年3月~2006年6月,笔者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96例,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 相似文献
4.
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黄褐斑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30例,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随证加减,煎服。两组同时外涂3%氰醌霜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18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基本治愈10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6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2009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4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栀子、柴胡、茯苓、白术、当归、白芍、薄荷、菖蒲、郁金、远志、炮姜、甘草等)口服治疗45例,并予西药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女性青春期痤疮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青年女性因肝郁血虚,气郁化热化火,上冲颜面溢于肌肤而生痤疮者多见,并常伴月经不调。丹栀逍遥散功能疏肝清热,养血健脾,经加味后治疗女性青春期痤疮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8.
疏肝法治疗2型糖尿病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和危害性大的特点。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型轻中度2型糖尿病2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46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52.4岁;病程3 d~18个月,平均8.2个月;空腹血糖7.0~12.5 mmol/L,平均10.2 mmol/L;餐后血糖11.3~17.8mmol/L,平均15.6 mmol/L。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6~75岁,平均50.5岁;病程7 d~20个月,平均8·8个月;空腹血糖7.4~11.9 mmol/L,平均10.8 mmol/… 相似文献
9.
10.
丹栀逍遥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上消化道疾病,随着胃镜检查的应用,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率逐年提高.它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他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笔者从2003-2007年,对有消化道症状,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20例患者,采用丹栀逍遥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