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699篇 |
国内免费 | 952篇 |
完全免费 | 4002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5065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98篇 |
2019年 | 331篇 |
2018年 | 291篇 |
2017年 | 679篇 |
2016年 | 851篇 |
2015年 | 1203篇 |
2014年 | 3381篇 |
2013年 | 2593篇 |
2012年 | 3746篇 |
2011年 | 4131篇 |
2010年 | 3771篇 |
2009年 | 3213篇 |
2008年 | 3507篇 |
2007年 | 3071篇 |
2006年 | 1033篇 |
2005年 | 1283篇 |
2004年 | 1639篇 |
2003年 | 1694篇 |
2002年 | 1691篇 |
2001年 | 1509篇 |
2000年 | 960篇 |
1999年 | 887篇 |
1998年 | 1451篇 |
1997年 | 1263篇 |
1996年 | 1104篇 |
1995年 | 1008篇 |
1994年 | 702篇 |
1993年 | 543篇 |
1992年 | 492篇 |
1991年 | 455篇 |
1990年 | 661篇 |
1989年 | 595篇 |
1988年 | 149篇 |
1987年 | 121篇 |
1986年 | 100篇 |
1985年 | 83篇 |
1984年 | 75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索建立新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模式的局限性,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质量控制模式异同点,结合笔者近年来在道地药材和药性理论研究的体会,提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模式。相对于化学合成药来说,中药与生物制剂在物质组成形式、质量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相似性,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应借鉴生物制剂而不是“套用”化学合成药。提出了构建基于道地药材和生物效价检测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28,他引:8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在方法通用性和可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光谱鉴定具有指纹特征性,在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管理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显微鉴定新技术、色谱鉴定、特定引物PCR标记鉴定、生物效应鉴定、DNA芯片以及仿生技术等其他技术在特定中药鉴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中药核心组合;对筛选出的中药核心组合进行专家判断,从而确立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此方法的应用将为中药新药处方快速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红花、川牛膝、丹参、女贞子、枸杞、甘草、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等10味中药的植物雌激素活性。方法:选用昆明种雌性乳鼠,随机分为A,B二组:A组又分为12组(溶剂对照组、己烯雌酚组和10个中药组);B组也分为12组(溶剂对照组、己烯雌酚组和10个中药拮抗组),其中中药拮抗组每天同时灌胃中药和己烯雌酚;各组给药4 d后分离血清。利用雌激素受体(ER)阳性MCF-7细胞,以MTT法检测中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组中,红花、川牛膝、丹参、枸杞、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和菟丝子等中药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MCF-7细胞增殖;而女贞子组可见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B组中,红花、川牛膝、丹参、甘草、淫羊藿、补骨脂和菟丝子组可见己烯雌酚促细胞增殖的作用受到了显著抑制;而肉苁蓉可协同并显著增强己烯雌酚促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红花、川牛膝、丹参、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等6种中药在单独用药时具有拟雌激素作用,在与雌激素同时用药时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其双向调节效应依赖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超声提取技术是由声学和中药化学相互交叉及渗透发展而来,应用于医药、化学、油脂、食品等各个领域,特别在药材成分提取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超声波是一种在水等介质和人体中具有良好穿透性的、以震动波的形式传播的一种机械能量。超声提取又称超声波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超声提取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作用、热学作用及空化作用,是利用超声波辐射产生的强烈的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等多种作用,增加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和速度、溶剂的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其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对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中对实验动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采血方案、血清灭活与保存、血清添加量和对照组的设立等的确立,建立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文献检索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预防哮喘,增强免疫,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并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神经、心血管、呼吸、免疫、消化、生殖、泌尿、骨骼系统以及在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以及中药组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养生学和治疗学角度提出了重视整体调理三焦气化以阻断衰老时体内的恶性循环,是对中医衰老机制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