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篇 |
完全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23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著作教学日趋弱化的趋势,以及视研习经典著作及古籍文献为守旧、复古等观点,从六个方面论证了中医经典著作研习的重要性: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学有根本”的需要;是避免过度诠释的需要;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需要;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3.
中医经典中的治未病与未病先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形成固然与外在邪气侵袭人体有关,而人体正气不足更是疾病的发生的关键。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曾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其它学科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中医领域仍属新生事物,尤其是中医经典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特点,学生普遍认为难以掌握其精髓.因此,能否有效地在中医经典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理解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鉴于此,笔者就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液承气汤为《温病条辨》卷二中的经典方剂,其治疗作用,除广为人知的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他病症。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增液承气汤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院校经典教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诸多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等,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中医学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在当代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中当然不能缺乏这些经典的教授,这些典籍大多成书于汉代,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经典学习与课业减负,师承模式与院校模式,考核方式与学习技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在现行中医教育中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以培养大批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临床人才,保证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专业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医本科开设经典与临床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对该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学生主观问卷调查中总结探讨关于中医经典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教学方法:立足于经典,把握教学方向;增加师生交流,共同明确培养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将经典理论讲"活";注重临床带教,培养动手能力;适当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注意中医的文化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继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林钦甫辨证论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后期咳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师林钦甫主任中医师师从我省儿科名医龚香圃,现为衢州市名中医。林师从医五十余载,对中医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及儿科诸家均有研究,深得其旨,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改变,是我国5岁以上儿童常见的肺炎之一。近几年有小流行趋势,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后期,经阿奇霉素治疗2个疗程后,常出现咳嗽缠绵难愈。林师采用辨证论治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小承气汤一方多法论张仲景用药的机圆法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杂病论》中,许多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只是药物的用量有所不同,或服用的剂量、方法不同,因而其治疗作用表现出差异,这种情况称为一方多法。以小承气汤为例:同是三味药(大黄、厚朴、枳实),张仲景给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剂量的服法,即“少少与”、温服六合、“服一升”。大中小三种剂量,使原本相同的一个方剂在不同的情况下起到三种不同的作用;同时张仲景又通过每味药物剂量的变化,使一方化为三方;即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三方功用、主治病证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