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完全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9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下法治疗肝病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医的诸多治法中,下法是颇具特色的一种。下法的最早提出可追溯至《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论述,这些论述为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下法是攻逐体内病邪的方法,有去菀陈、推陈致新的作用。下法旨在祛邪,邪去正自安,故攻邪亦即扶正。在 相似文献
2.
略论温疫学派治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疫学派治疫特色方法有:开达膜原法、下法(含攻补兼施法)、升清降浊法、清热解毒法、养阴法等。总的说来,温疫学派以驱邪为其特色,而养阴之法是温疫学派扶正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4.
温下法与温涩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温下法与温涩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C)损伤修复方面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1个月前后温下组(29例)、温涩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患者结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结肠组织EGF的变化。结果:温涩法与温下法都能较好地促进结肠EGF表达,而温涩法疗效更优,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温下法与温涩法能够增加UC患者体内EGF的含量,进而可能通过EGF对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促进黏膜损伤的修复。而温涩法作用优于温下法,表明温涩法在促进损伤修复方面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5.
下法在眼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5(4):231-231
下法在眼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黄霄祖国医学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体内积水、瘀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用以法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下法的... 相似文献
6.
下法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诊治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
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热病急重症的治疗和抢救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急性脑血管病来势凶猛,病情暴急.轻者喝僻不遂.重者突然昏仆.居四大死因之首位。自河间提出“心火暴甚”.首开泻下通腑之先声,随之卜法在本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据笔者的认识及临床体会,作一概要性阐发.以期抛砖引十。1中风的病机特点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的急症之一,中医名为“卒中”、“中风”。古今医家对其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多崇上病在肝,病住在脑之说,总以脏腑亏虚、阴阳偏盛、气血逆乱为发病之本,气、…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外翻译经验和理念,促进国内中医英译事业发展——从几个中医术语的英译想起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627-628
目前 ,中医英译的现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0世纪 8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就曾专门组织专家、学者对针灸学方面的术语的英译进行规范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针灸学的国际交流和对外教学 ,但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误译。比如 ,以meridian对译“经脉”。实际上 ,用channel来翻译“经脉”要比meridian好得多 :“经脉”可以运行气血 ,显然是三维的 ;meridian的本义是指地图上的子午线、经线 (animaginarylinedrawnfromthetoppointoftheEarthtothebottomoverthesurfaceoftheEarth ,oneofseveralusedonmapstoshowposition〔1〕) ,… 相似文献
8.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兴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28-328
下法属八法之一,是以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荡涤实热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笔者将下法辨证的应用于内科急症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映山治疗癫狂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映山治疗癫狂遵《内经》用生铁落为饮,意在取生铁落为金石之品,质重下沉,有重镇安神功效,而采用"三家磨刀水"煎药。不管大便干结与否,皆使用下法,使患者腹中空空,邪无从生,癫而无精神,狂而无力气,稳定情绪,利于康复。临床善用麦芽,舒肝柔肝,安神助眠;善用虫类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擅长"禁食疗法",要求患者24 h内禁食除了开水及药物之外的任何食物。 相似文献
10.
清上温下法治疗时行感冒风热证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清上温下法,自拟方治疗时行感冒风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时行感冒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用清上温下法自拟方治疗,对照组60例用银翘解毒片与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上温下法治疗时行感冒风热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