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定亚教授善用三仁汤治疗湿热内蕴所致的各种疑难杂症。三仁汤是清代名医吴鞠通继承发扬叶天士经验而成的著名方剂,是治疗湿热内蕴证的经典方剂,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本方宣上、畅中、渗下,畅达三焦,对于各种疾病属于湿热内蕴证的均可使用。本文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明原因发热、自汗、慢性便秘四个医案介绍了房教授使用三仁汤的经验,并介绍了三仁汤和二陈汤、小柴胡汤、枳术丸合方使用的方法。三仁汤与二陈汤合方适合湿热内蕴合并痰湿内阻证;三仁汤合小柴胡汤适合湿热内蕴合并少阳郁热证;三仁汤合枳术丸适合湿热内蕴合并脾虚便秘。  相似文献   
2.
<正>黄芪建中汤源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1]。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建中汤源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1]。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三两,甘草三两(炙),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饴糖)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味,煮取三  相似文献   
3.
高社光,主任中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老师从事临床40余载,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内科杂病,对越鞠丸的应用有独到之处。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最早出现于《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中"越鞠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察补阳还五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骨科术后自汗、盗汗的疗效.方法用补阳还五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随症加减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骨科术后自汗、盗汗患者26例,水煎分服,1剂/d.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6例患者治愈26例,占100%.结论阳还五汤合青蒿鳖甲汤随症加减治疗骨科术后自汗、盗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痰热邪实为主,易伤及气阴,加之抗生素等应用,故至缓解期诸多患者往往仍有心悸、气短、神疲、自汗或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细弱等气阴两虚表现,为进一步改善症状,巩固疗效,我们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肺心病32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耀光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临证擅长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口渴、发热、汗证等杂病既可是独立疾病,也可是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临床中较常见。王教授对此类杂病治疗有丰富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治疗消渴、内伤发热、自汗的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越鞠丸为朱丹溪《丹溪心法》方,是通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剂,但凡六郁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胀疼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之症均可施治。笔者在临床中谨守肝脾郁结之病机,根据不同案例病因病机的特点,精于辨证,灵活遣方施药,推广新用于临床是证,收到满意效果,报告于下。自汗某男,52岁,2007年12月18日初诊。主诉:心烦汗出,入夜犹甚,历时2月。患者曾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胆囊炎史4—5年,近两月来因单位裁员,竞聘待岗引发精神紧张,夜寐不实,蒸蒸汗出,面赤低热,气粗干呕,渴喜冷饮,胸胁胀痛,烦躁郁冒,大便干而排泄不爽。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中医辨证属自汗,病机属肝郁气滞,里热迫蒸,治以疏肝解郁,清泄里热,消导畅中。方用越鞠丸合金铃子散加减:川芎10g,香附15g,神曲15g,生栀子6g,苍术6g,川楝子15g,元胡15g,制大黄15g,黄芩10g,青蒿15g,法半夏10g,火麻仁20g。投药3剂,腹中肠鸣,矢气频转,5剂后大便日行2次,自觉胃肠豁然,心平神安。自汗渐止,上方调整后再进7剂告愈。按该例患者年逾六八,时届更年期,既往患甲亢热,邪热在里则迫津外泄,故见燥烦郁冒,蒸蒸汗出,面赤气粗,津液初耗则口渴饮冷,大便...  相似文献   
8.
刘奇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8):589-589
补中益气汤由李东垣所创,药物由黄芪、人参、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当归组成,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从而脾胃调和,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症可愈。笔者在临床上常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诸证,均可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大约始于明代.如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汗症>云:"自汗者,无时不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卫气之所司也".明代薛铠<保婴撮要·盗汗>谓:"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然临床实践验证,引起自汗的原因并非只有阳虚一端,阳虚自汗者崮然多见,但其它原因引起自汗者亦不鲜见,如血瘀自汗等,故不得概从阳虚论治.<丹溪心法·自汗>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景岳全书·汗症>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白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临证时不能拘于"自汗属阳虚"一说,而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卢颖 《家庭医药》2007,(12):20-20
1906年夏,光绪皇帝因天气炎热,感受暑热得病,又因过多食用皇太后慈禧赏的粽子,积于肠胃不得消化,因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召来太医诊治,太医不敢用清暑消导之攻下药,害怕有伤龙体,只给皇上开出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菟丝子、枸杞等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之品,结果令皇上实证变得更实,暑热积滞壅闭不出,出现了胸膈饱闷不适、呕吐、自汗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