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56篇
  免费   2350篇
  国内免费   1821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1541篇
口腔科学   2235篇
临床医学   9554篇
内科学   1641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388篇
特种医学   2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183篇
综合类   14791篇
预防医学   2891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5675篇
  73篇
中国医学   6300篇
肿瘤学   30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66篇
  2022年   931篇
  2021年   1140篇
  2020年   1837篇
  2019年   1651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1346篇
  2016年   1405篇
  2015年   1752篇
  2014年   3157篇
  2013年   3132篇
  2012年   3828篇
  2011年   4239篇
  2010年   3777篇
  2009年   3560篇
  2008年   3862篇
  2007年   3476篇
  2006年   3155篇
  2005年   3157篇
  2004年   2357篇
  2003年   1850篇
  2002年   1412篇
  2001年   1251篇
  2000年   999篇
  1999年   811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基于快速成型及3D打印技术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成型及3D打印技术的TKA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力线[下肢机械轴夹角(HKA)和冠状位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HKA、冠状位mLD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周,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KA与冠状位mLDFA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术式,基于快速成型及3D打印技术TKA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点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脑血管疾病常规处理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定点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关节松动术治疗。两组均采用视觉类比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总体疗效、VAS、FMA和MBI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疗效和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点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症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量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原因是否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相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就诊的2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10例患者均因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24~76岁,平均(44.60±8.75)岁;肩锁关节脱位70例,锁骨远端骨折140例。测量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相关数据,按锁骨钩钢板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无骨侵蚀组(A组)、伴钢板钩移位骨侵蚀组(B组)、不伴移位的骨侵蚀组(C组),分别测量钢板钩-肩峰的匹配度(β),统计分析术后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纳入研究的210例患者术后随访24~64周,平均(32.0±6.5)周。A组患者115例,B组患者54例,C组患者41例。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B组β1(6.91±0.8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匹配度β1(6.91±0.84)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β存在明显相关性,钢板钩与肩峰之间的匹配度越好,β值越小,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4.
单髁置换术(UKA)对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是一种可选择的术式。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比较,UKA的优势包括手术风险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等。然而,与TKA比较,UKA的翻修率更高,假体生存率更低。假如能提高传统UKA的假体生存率和降低其翻修率,UKA将会发挥独特的优势。目前,机器人辅助UKA正引起人们的关注。机器人系统在UKA中已被用于提高骨准备、部件对齐和量化韧带平衡等方面,最终目的是改善术后运动学和提高假体生存率,以及降低翻修率。本文将介绍目前可用的两种机器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机器人辅助UKA相较于传统UKA的表现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 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 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 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6.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抗栓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因此为TAVR术后患者选择最佳的抗栓策略,实现个体化的抗栓治疗就成为了当前TAVR术后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术后选择双联抗血小板、单药抗血小板和(或)抗凝治疗是目前TAVR术后抗栓治疗的主要策略。一方面目前TAVR适应证人群常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肿瘤、心房颤动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另一方面以术后影像学表现为主导的亚临床血栓是否需要更安全积极的抗栓方案尚无明确临床研究证据。该文探讨并梳理了TAVR术后抗栓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局部低频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中医症状积分、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简化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及肿胀评分等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及缓激肽(BK)含量。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SHSS评分、肢体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肢体FMA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GRP、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ET-1、SP及BK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血清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康复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焦虑、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骨科门诊收入院的退行性膝关节炎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岁,均为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排除存在既往膝关节手术史、下肢其他关节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加速康复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措施,记录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住院指标。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系统评分(SAS)、膝关节综合评分(AKS)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记录患者自手术至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手术相关性感染、DVT、假体松动、关节返修、骨关节炎进展等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球形检验,若不满足球型分布,需采用Green house-Geisser方法对自由度进行校正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t=8.618)、住院时间(t=4.116)较短,首次下床时间(t=16.360)较早,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总花费较少(t=16.359、5.839,均为P<0.05)。经治疗,两组VA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AKS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AS、VAS、AKS及SF-36评分均不满足球型分布,实验组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5.201、9.018),AKS评分(F=7.231、10.205)、SF-36评分(F=20.102、7.11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无交互作用(均为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可优化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住院指标,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缓解焦虑,提高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康复干预;105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Ba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根据不同数据类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在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逐步得到改善,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6.020,P<0.01)。入院时和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7、0.936,均为P>0.05);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F=21.069、10.476,均为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9、1.158,均为P>0.05),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19.463、33.458,均为P<0.01)。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基于出院准备服务的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