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A型肉毒毒素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加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分别用A型肉毒毒素和VitB1、VitB12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对照组A型肉毒毒素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结果以下肢内收肌、腘窝角、足背屈角的改善程度评定显示,总有效率为95.3%.6个月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8%,疗效显著。结论A型肉毒毒素加VitB1、VitB1: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损伤综合征[1]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已有临床异常,尚不能诊断为脑瘫或其他脑功能障碍者。近年来随着产科和新生儿科抢救技术的提高,脑损伤综合征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诊断为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并发斜颈,在这部分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血清锌元素锌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头皮针采取指端末梢静脉血,检测200例脑瘫患儿(脑瘫组)血清锌水平,并与3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脑瘫组血清锌水平为(47.19±1.53)μmol·L-1,正常对照组为(67.77±1.60)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的缺乏,脑瘫患儿应补充锌以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Foxg1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培养,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培养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将7日龄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NSCs组,HIBD组和NSCs组分离并永久性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也不进行缺氧,NSCs组于造模24 h后经大鼠尾静脉行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3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1、28天共5个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鼠,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SGZ Foxg1基因HIBD后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 结果诱导培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数较少,至诱导6 d时,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01),至诱导9 d时,Nestin阳性细胞数较前减少,NSE、GFAP继续增多(P<0.01)。造模3 d后,3组大鼠的Foxg1基因均有表达,HIBD组和NSCs组在造模7 d后达到高峰[分别为(131.20±2.11)和(139.52±1.98)],此后逐渐下降,假手术组表达于造模3 d后呈逐渐降低趋势。HIBD组和NSCs组造模后各时间点Foxg1基因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7、14、21、28 d后,NSCs组Foxg1基因的表达均高于H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Foxg1基因在生后大鼠SGZ可有表达,HIBD可诱导Foxg1基因表达,NSCs移植可促进Foxg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脑损伤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室管膜下区Foxg1基因与p21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第3、7、14、21、28天处死,取其左侧大脑半球,应用原位杂交法测定HIBD模型组与对照组新生大鼠Foxg1基因与p21基因在脑室管膜下区(SVZ)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结果 1.HIBD后SVZ区Foxg1基因3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已明显升高(P<0.05),7 d时表达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高(Pa<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Foxg1表达水平变化不大.2.HIBD后p21基因3 d时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7 d时表达水平最低,此后又逐渐升高,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高(Pa<0.05),假手术组也有升高趋势.3.二组p21基因与Foxg1基因均呈负相关.结论 HIBD可以促进新生大鼠脑组织SVZ区Foxg1基因表达,HIBD 后SVZ区细胞凋亡增加,p21基因表达上调.Foxg1基因可能是p21基因的上游调节基因.  相似文献   
6.
缺血缺氧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中的高危因素,为制作缺血缺氧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0d日龄,平均体重130g(115~140g)Wistar大白鼠53只,随机分成实验组42只,正常对照组11只。缺血缺氧:将实验组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h进行缺血,然后去除动脉夹休息2h,再置于密闭葙中通入8%氧气与92%氮气的混合气体2h进行缺氧。休息24h后利用水迷宫实验、悬吊实验、斜坡实验、旷场实验、拒俘反应实验来检验缺血缺氧模型。结果实验组在造模过程中死亡6只,余36只鼠中去除4只呼吸衰竭危重鼠和1只因手术中创伤大出血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予以剔除。其余31只随意运动和情感行为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通过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和吸入低氧气体可以成功制作缺血缺氧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如果护理不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至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对31例急性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改进鼻饲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2例,均为我科住院脑卒中病人伴吞咽困难者。实验组31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11例,年龄58~76岁。对照组31例,脑梗死19例,脑出血12例,年龄54~78岁。2实施方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入院2~3d插胃管,并将插入胃内的深度延长15cm,加固固定于鼻翼一侧,预防胃蠕动使胃管脱出〔1〕。鼻饲前抬高床头30°,鼻饲时让…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河南省0~6岁儿童脑性瘫痪(CP)流行特征及康复干预现状。 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根据河南省各地区儿童出生率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9个市共24个区乡镇0~6岁全体常住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入户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pidata 3.2建立数据库,选用SPSS 17.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实际调查0~6岁儿童51108例,发现脑瘫患儿120例,患病率为2.35‰;CP分型以痉挛型为主(占63.33%);脑瘫患儿在母亲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时头围、身长、父母年龄方面与正常对照儿童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中有50.0%选择医院集中式康复,享受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报销的患儿比例为69.17%,获得政府专项经费资助者占9.17%。 结论河南省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2.35‰,CP分型以痉挛型为主,患儿康复干预现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中药水疗早期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早期干预方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方法 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依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制定的常规功能训练;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功能训练外,加用中药水疗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粗大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及智能发育评估指标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儿的睡眠质量、粗大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及智能发育评估指标对比, 中药水疗组具有优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水疗早期干预能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促进功能恢复和智力发育,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在儿童重症康复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准确的康复评估及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与该类疾病患儿预后密切相关。该文阐述了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的康复评定内容、康复介入时机、康复治疗方法及意识障碍患儿的促醒方法等,以期对临床医师正确评估和救治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有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