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08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在新生儿科室中实施护理标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室接收的300名婴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新生儿按随机分组的办法,均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标识牌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分别为1.33%、3.33%、2.67%,对照组为8%、10.67%、12.67%,组间相比,研究组的意外事件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标识化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肾内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规范肾内科中成药的使用提供科学基础。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肾内科中成药处方,分析患者疾病构成和中成药使用情况等。结果:共纳入患者322例,疾病构成为慢性肾炎(21.1%)、慢性肾衰竭(16.5%)、肾病综合征(13.0%)、继发性肾病(12.4%)、IgA肾病(10.99%)、急性肾衰竭(9.6%)、其他疾病(9.0%)、肾小管间质肾炎(3.4%)、透析相关并发症(2.2%)、急性肾炎(1.9%)。中成药处方中共有901种次,剂型构成为胶囊(25.3%)、片剂(18.2%)、颗粒(15.0%)、针剂(10.1%)、口服液(9.8%)、丸剂(7.4%)等。中成药使用频数居前15位的是百令胶囊(11.8%)、肾复康胶囊(7.9%)、肾衰宁片(7.4%)、五灵止痛胶囊(6.2%)、麦味地黄口服液(5.7%)、尿毒清颗粒(5.1%)、肾炎舒片(4.4%)、灯盏花素注射液(4.0%)、六味地黄丸(3.0%)、丹参注射液(2.2%)、肾炎片(2.1%)、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0%)、黄葵胶囊(1.7%)、补脾益肾口服液(1.2%)和金水宝胶囊(0.9%)。结论:肾内科使用中成药频率高,以胶囊、片剂等剂型为主,以百令胶囊、肾复康胶囊、肾衰宁片等药物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SCEC)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和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行放化疗治疗的38例局限期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放疗总剂量50~66 Gy,每日剂量1.8~2.0 Gy。放疗同步化疗(顺铂和依托泊苷)2周期以及序贯2周期。随访3年并分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3年生存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0.4±4.6)月,中位生存时间25.2个月(9~41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12%和32.31%。其中18例(47.37%)患者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16例(42.11%)患者出现3~4级血小板减少,12例(31.58%)患者出现3级贫血。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纵隔或胃周淋巴结转移为影响SCE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根治性放化疗对局限期SCEC患者的疗效可期,有无纵隔或胃周淋巴结转移是其预后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富硒酵母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单双号分为单号45例为对照组,双号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TAC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富硒酵母口服,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血硒含量: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硒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硒酵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低硒状态,抑制血清VEGF水平,控制肿瘤进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wist转录因子通过ERK通路对体外鼻咽癌CNE2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Twist基因干扰序列转染入体外培养的鼻咽癌CNE2细胞,提取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medium,CM),用CM作用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验HUVECs体外血管生成能力,real-time PCR检测Twist mRNA在CNE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NE2细胞中ERK、p-ERK、p38、p-p38、JNK、p-JNK和VEGF的表达。另外,使用ERK、p38和JNK通路抑制剂作用CNE2细胞后,再检测通路抑制剂对体外HUVECs小管形成的影响。结果:CNE2细胞转染Twist干扰序列后可显著抑制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从沉默Twist基因的CNE2细胞提取的CM促进体外HUVECs活力、侵袭和小管形成的能力均明显被削弱;抑制CNE2细胞中Twist的表达可上调p-ERK并下调VEGF的表达(P 0.01),而对p-p38和p-JN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可部分削弱Twist干扰序列对体外HUVECs小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Twist基因可显著抑制体外鼻咽癌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该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上调ERK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中心静脉CT血管成像(CT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用西门子第3代双源Force CT行中心静脉CTV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采用120 kV管电压,有效管电流100 mAs,开启Care Dose 4D技术,准直宽度192×0.6 mm。常规组采用常规扫描模式,螺距0.8,转速0.5 s/圈。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转速0.25 s/圈,当心率≤70次/min时,采用60%~70%时相触发扫描,当心率>70次/min时,采用30%~45%时相触发扫描,并由系统自动重建最佳时相图像。比较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扫描时间、中心静脉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和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年龄、性别、心率、BMI、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的扫描时间(3.29±0.41)s,明显少于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扫描时间(9.91±0.9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DLP为(234.26±26.52)mGy·cm,CTDIvol为(9.27±0.88)mGy,ED为(3.98±0.45)mSv;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DLP为(233.01±25.89)mGy·cm,CTDIvol为(9.24±0.97)mGy,ED为(3.96±0.44)m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2组患者共420段的中心静脉图像质量,前瞻性心电门控组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而2组的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左颈静脉、右颈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显著提高中心静脉CTV中上腔静脉段及左、右头臂静脉段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混合型小肝癌(sCHC)的MR强化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11年4月至2019年7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sCHC患者资料,观察病灶的MR强化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Fisher检验比较不同优势瘤细胞类型病灶间强化表现的差异。结果:6例病灶表现为动脉期显著环状强化伴持续稳定强化,病理见肝细胞肝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2种瘤细胞混杂分布于外周,散在纤维间质反应,病灶中央有较明显凝固性坏死;1例表现为动脉期显著环状强化伴填充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混杂分布于外周,中央较多纤维基质及少量凝固性坏死;14例表现为动脉期整瘤明显强化伴持续稳定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弥漫混杂分布,全瘤纤维基质不丰富,凝固性坏死少见或无;1例表现为结中结样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移行分布,全瘤纤维基质不丰富,无明显坏死;2例表现为反转强化,病理见2种瘤细胞移行分布,ICC密集区的纤维基质含量较HCC密集区丰富,无明显坏死。24例病灶中ICC优势12例,HCC优势8例,难以判断优势类型者4例;2种瘤细胞优势类型sCHC的强化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MR强化表现的sCHC病灶具有相应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也称Beck综合征,1908年首先报道,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至3/4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少见的疾病。此综合征症状复杂,由多种病因引起。本对我科1980~2003年收治的25例患进行分析,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采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5例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2~24个月随访,81例患者骨折逾期达骨性愈合,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1例患者死于术后左侧大面积肺栓塞。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属于微创,对骨折端干扰少,切口感染率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率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且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术后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