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1021篇
内科学   36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3056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602篇
  6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目的 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4+ 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 结果 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2O(1 mm H2O=0.009 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 结论 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2例(72眼)患者。根据裂隙灯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将患者分为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和全脱位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周边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中有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占72.22%,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发生率高达80.95%,显著大于晶状体全脱位组的60.00%(P<0.05)。2组患者的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均以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变性和出血为最常见。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视力预后较好。 结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常出现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裂孔、出血、变性。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影响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育龄期输卵管堵塞性不孕者85例,分析与归纳、总结影响输卵管堵塞性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有意义的风险因素着重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年龄>38岁和具有盆腔感染疾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峡部炎症、功能异常、月经异常、辐射史者构成比均高于年龄≤38岁构成比和无上述疾病及无辐射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38岁、具有盆腔感染疾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峡部炎症、功能异常、月经异常、辐射史是影响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高危风险因素。结论:影响本地区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相关因素与文献报道相比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与本地区加强高危人群监测、早期进行高危风险因素防控不无关系,值得完善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V感染并发呼吸衰竭运用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2018年我科收治10例HIV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机械通气,并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结论通过综合性护理措施,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参与实施护理操作的护理人员均未发生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治疗4周、8周、12周后空腹血糖(FPG)水平,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测定平均血糖值(MBG)、血糖标准差(SDBG)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胰岛α细胞功能(AUC_(Gln 0~8 min))和胰岛β细胞(HOMA-β、AUC_(Ins 0~10 min))情况,同时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FPG、MBG、SDBG及治疗12周后的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MBG、SD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12周后的AUC_(Gln 0~8 min)和HOMA-β、AUC_(Ins 0~10 m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黎明现象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有效控制以黎明现象为频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黎明现象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全转录组测序筛选结直肠癌中特异circRNAs表达谱,挑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hsa_circ_0006867,q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686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测序获得circ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谱,qRT-PCR验证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hsa_circ_0006867诊断结直肠癌AUC为0.851(95%CI:0.775~0.927),当截断值为0.0146时,敏感度为88.46%(95%CI:0.770~0.946),特异度为73.08%(95%CI:0.598~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密切联系,可作为潜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临床应用多样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择的是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102例患者,将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仅提供常规性护理方案的对照组以及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提供多样性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观察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应用多样性护理方案较常规性护理方案更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右江医学》2019,(7):523-526
目的探讨改变股静脉穿刺置管深度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8年6月73例(研究组)需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增加置管深度至30 cm,与2008年6月~2012年12月的61例(对照组)股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其置管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置管的并发症比较,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深度,使导管尖端到达下腔静脉,可以有效减少血栓的发生,对生存期<1个月的患者和有经济及维护条件限制的患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