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寰枢椎脱位或称为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椎间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寰枢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解剖状态。寰枢椎脱位在国内及国际上有很多分类方法,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其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分为不稳定(通过体位改变即可复位)、可复性(颅骨牵引可复位)、难复性(牵引无法复位需手术松解复位)及骨性脱位(骨性融合)。近年来枕颈交界区疾患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逐渐深入,脊柱外科同道对于寰枢椎脱位的认识也愈发全面。但是对于难复性及骨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目标仍存在较多争议。以往多认为寰枢椎的完全复位是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因为完全复位后延脊髓的压迫会得到彻底解除,颈椎的力线也会恢复正常。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因素限制实在不能达到完全复位怎么办?临床工作中因追求通过手术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而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截瘫的临床教训时而有之。对于难复性脱位有必要为追求完全复位冒完全性截瘫的风险吗?部分复位可行吗?不复位、单纯减压是否可行?是否必须行风险较大的前路松解术?后路松解是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单一入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应如何选择?针对上述争议,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围绕该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寰枢椎难复性及骨性脱位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病灶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为临床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收集所有患者病灶部位的脓液、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作为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58份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56.90%;15份抗酸染色阳性的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93.33%,显著高于抗酸染色阴性的标本(P<0.05);31例有结核中毒症状患者的标本中,分枝杆菌属培养阳性率为70.97%,显著高于无结核中毒症状患者的标本(P<0.05);共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20株、牛分枝杆菌8株、肺结核分枝杆菌5株;其中12株为耐药株,占36.36%,其对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达75.00%,对磺胺甲氧嗪的耐药率最低,为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是骨与关节结核主要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属对链霉素、异烟肼的耐药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经皮空心骶髂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螺旋CT和C形臂引导,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治疗31例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的B型骨盆创伤及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男27例,女11例;年龄18-59岁,平均35.6岁。31例骨盆骨折按AO分类:B1型11例、B2型15例、B3型5例。术前摄骨盆CR片及骨盆前后环螺旋CT扫描,进行容积重建及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骶骨曲面重建检查,其中隐匿性后环损伤28例。应用该技术结合经皮植骨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结果:术中失血25-70ml,平均36ml。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5.6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内植物断裂、滑脱等并发症。依据骨盆创伤疗效标准,术后影像学评价优34例,良4例;临床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对于骶髂关节痛损,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康复快。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李明  徐荣明  郑琦  校佰平  王国平 《中国骨伤》2008,21(11):810-813
目的:探讨临床容易忽视的隐匿性骨盆后环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调阅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78例骨盆创伤病历,发现21例骨盆CR正位片显示后环正常或疑似损伤,调阅其骨盆螺旋CT发现其中17例均有骨盆后环损伤,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9-71岁,平均34.7岁。螺旋CT检查方法:平描层厚3mm,同时做冠状面、矢状面及骶骨曲面重建。对CR片及CT图像进行横向对照,结合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7例中CR正位片显示骨盆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损伤。CT多维重建显示后环骶骨骨折DenisⅠ型5例、Ⅱ型5例、Ⅲ型2例,骶髂关节分离移位1例,骶骨合并髂骨后部骨折4例。按受伤机制分析,17例漏诊患者中15例属于侧方挤压暴力导致的内旋损伤,2例属于前后挤压暴力导致的外旋损伤,按Young—Burgess分型:LCⅠ型11例、Ⅱ型4例和APCⅠ型2例;按Tlie和AO分型均为B型旋转不稳定。资料CR正位片骨盆后环骨折确诊率为89%。螺旋CT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骶骨曲面4个面的重建同时应用,对微细骨折检出率为100%。结论:螺旋CT4个面的重建同时应用是确诊骨盆后环骨折的“金标准”,为更精确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并发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症、多发症,它是作为一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通俗说法。据流行病学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60%有明显的骨质增生和X线改变,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达70%。目前,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及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将会逐年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早期内固定治疗,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而复位内固定是减少卧床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法[1].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械,在过去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成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最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加,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应用DHS内固定176例中的27例固定失常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9月使用PFNA治疗136例转子周围骨折患者,骨折均为闭合型.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C形臂影像增强器,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技术.结果 136例经10~18个月随访,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129例(94.9%)为优良.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更稳定,是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