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4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体外细胞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消瘤藤总香豆素的潜在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作用的可能靶点和通路,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消瘤藤总香豆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P5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预测消瘤藤总香豆素抗肿瘤相关通路36条,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多途径、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发挥抗肿瘤作用。细胞模型验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消瘤藤总香豆素100μg/ml组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P5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消瘤藤总香豆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经P53途径上调Caspase9促进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鼠尾静脉注射弱碱性蒽贝素氨水溶液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经该途径给药后,小鼠半数致死剂量及其99%平均可信限。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弱碱性蒽贝素氨水溶液,预试出最大0%和最小100%致死剂量。再分别给12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按1:0.8等比稀释的系列浓度溶液0.01 m L·g-1,剂量在最大0%致死剂量和最小100%致死剂量之间,观察给药后7日内各组小鼠中毒死亡情况。解剖检查死亡小鼠主要器官。计算半数致死剂量及其99%平均可信限。结果给药剂量在60~448 mg·kg-1间时,最低、最高剂量组小鼠死亡率介于30%和70%之间,剂量对数与死亡机率单位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可以用综合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及其99%平均可信限。结论以蒽贝素量计,尾静脉注射弱碱性蒽贝素氨水溶液小鼠半数致死剂量为153.525 mg·kg-1,其99%平均可信限为153.525±40.815 mg·kg-1。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瑶药暖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暖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乙酸∶水(4∶6)为展开剂,对瑶药暖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5.
陈秋虹  黄艳  周洁洁  覃祖前  刘布鸣  柴玲  莫建光 《中草药》2017,48(23):4845-4850
目的研究长柱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var.longistyl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柱金花茶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3,5,6,7,4′-五羟基二氢黄酮(2)、6-羟基山柰酚(3)、(-)-表阿福豆素(4)、(-)-表儿茶素(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α-菠菜甾醇(7)、β-胡萝卜苷(8)、5,7,3′,4′-四甲氧基黄酮(9)、7,3′,4′-三甲氧基-5-羟基黄酮(10)、5,7,3′,4′,5′-五甲氧基黄酮(11)、3-O-乙酰齐墩果酸(12)、正三十四烷醇(13)、β-香树脂醇(14)、α-菠菜甾醇-3-O-β-D-吡喃半乳糖苷(15)、芦丁(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蔡光先系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载,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运用五味异功散合过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验案3则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冬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  郑金燕  杨刚劲  赖茂祥  黄云峰  刘布鸣 《中草药》2015,46(16):2371-2376
目的研究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丁茶冬青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醇-3β-棕榈酸酯(1)、β-谷甾醇(2)、α-香树精(3)、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4)、3-乙酰氧基-12-乌苏烯-28-醇(5)、3-乙酰氧基-12-乌苏烯-28-醛(6)、齐墩果酸(7)、乌苏酸(8)、槲皮素(9)、胡萝卜苷(10)、ficuscarpanoside B(11)、3β-O-28-去甲-12,17(18)-二烯乌苏烷(12)、逞罗树脂酸(13)、坡模酸((14)、α-D-葡萄糖(15)、2,6-二甲氧基苯醌(16)、丁香醛(1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ilexoside D(19)。结论化合物6、12、16~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曹煌  张静雅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5,46(24):3617-3622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元全片的提取方法,并对其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ESCI模型,以大鼠的缩足阈值为指标,对拟定的元全片4种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分别以蛋白多肽类成分含量、芍药苷、甘草苷含量及固形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工艺和白芍、甘草水提取工艺。结果元全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金边土鳖、全蝎加入4倍量0.9%NaCl溶液高速匀浆反复3次,每次60 s,间隔暂停10 s,再加入6倍量0.9%NaCl溶液用恒温振荡器震荡提取1 h,药渣重复上述工艺连续提取3次;白芍、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2 h。结论筛选的元全片提取方法能明显提高ESCI模型大鼠的缩足阈值,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元全片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