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507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化源网数据库、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以及文献查阅,搜集黄葵胶囊化学成分,运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出黄葵胶囊活性成分,依据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黄葵胶囊各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糖尿病肾病疾病相关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通过R3.6.2软件对靶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计算最低结合能。结果: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4'',5,7,8-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等,核心靶点PIK3R1、PIK3CA、AKT1、SRC、ESR1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的最低结合能均接近-5 kcal/mol。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内分泌抵抗、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黄葵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为黄葵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索中医药联合化疗防治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医药提高辅助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PubMed等数据库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研究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RCTs,Meta分析显示,对比单纯化疗,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提高LAGC术后KPS评分、提高CD3+指标、提高CD4+/CD8+,降低术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症状、腹泻、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在术后QLQ-C30评分以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当;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降低LAGC术后1年、2年、3年、5年累计复发转移率,延长DFS。结论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可提高LAGC术后患者免疫水平及KPS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LAGC术后累计复发转移率,提高DFS。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生机制复杂,可涉及肿瘤细胞、骨组织及感觉神经元等多种因素。不同时期癌痛发生机制有所差异,早期主要与肿瘤细胞及其相关基质细胞释放的多种介质有关;进展期主要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和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RANK)/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有关;晚期主要与感觉神经纤维的病理性发芽和重塑有关。目前癌痛的临床控制不是很理想,故仍需进一步阐释其发生机制以便于开发新的药物或寻找更好的治疗措施。本文旨在对近10年来不同时期骨转移癌痛发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及影像学指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1月6日,收集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结果:纳入2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26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在降低患者代偿期透明质酸(HA)水平(MD=-59.97,95%CI=-68.15~-51.79)、层粘连蛋白(LN)水平(MD=-62.20,95%CI=-78.15~-46.25)、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MD=-48.02,95%CI=-54.19~-41.85)以及失代偿期HA水平(MD=-145.04,95%CI=-154.92~-135.17)、LN水平(MD=-86.38,95%CI=-105.77~-66.98)、Ⅲ型前胶原水平(MD=-131.05,95%CI=-142.53~-119.56)、Ⅳ-C水平(MD=-108.22,95%CI=-122.49~-93.95),缩小门静脉内径(MD=-0.07,95%CI=-0.14~-0.01),缩小脾厚度(MD=-3.28,95%CI=-4.10~-2.46),提高门静脉内径改善率(RR=1.55,95%CI=1.37~1.75),提高脾静脉内径改善率(RR=1.77,95%CI=1.52~2.06)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且能改善患者的门脉内径、脾厚度等影像学指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低,样本量较少,上述结果仍需设计良好、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为膝骨关节炎中成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分析文献特征及中成药特征。结果文献类型以临床类文章最为常见,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杂志以中医药类和药学专业类杂志为主;研究主体多为各省市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涉及中成药以膏剂、胶囊剂、片剂为主;功能主治中有膝骨关节炎相关描述的约为三分之一;部分临床试验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多数中成药不良反应描述不详细。结论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文献可信度较高。中成药品种丰富,临床认可度高,同时存在临床使用欠规范,适应症、功效描述比较宽泛,安全性问题及临床试验设计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从而推动膝骨关节炎中成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对卵清蛋白联合酸灌注诱导的非糜烂性反流病大鼠食管黏膜中特异性激活蛋白激酶2(specific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PAR2)、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25只。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剂诱导内脏高敏感,24小时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奥美拉唑组,每组5只。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和胃降逆方水溶液及奥美拉唑水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2周后,悬尾实验评价大鼠内脏高敏感。验证成模后,联合弱酸灌注诱导非糜烂性反流病大鼠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食管黏膜PAR2、SP、CGRP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食管黏膜中与PAR2、SP、CGRP激活相关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及辣椒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1,TRPV1)蛋白的共表达。结果 (1)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和胃降逆方中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不动时间明显增多(P0.01),和胃降逆方低剂量组大鼠不动时间增多(P0.05)。(2)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AR2、SP、CGRP表达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的PAR2、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SP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PAR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各用药组SP的蛋白表达下降明显(P0.05),各用药组CGRP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3) MC与TRPV1共表达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的MC与TRPV1的共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MC与TRPV1的共表达均不明显。结论和胃降逆方可通过降低PAR2、SP、CGRP的表达,改善非糜烂反流病大鼠的病理变化及内脏高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8.
9.
王烁  王学谦  王丹丹  曹康迪  张英  侯炜 《世界中医药》2022,17(2):251-254,260
中医药在改善肿瘤复杂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症状评价方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发挥其优势.本研究在总结现有症状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肿瘤领域症状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症状选择缺乏统一标准;症状评价缺乏具体实施规范;多症状量化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不同治疗阶段缺乏特异性量表;潜在症状指标难以走向临床应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中医肿瘤症状评价标准与实施规范;深入探索症状群量化方法;重视中医PRO量表的后续考评及验证工作;开发阶段特异性症状量表;挖掘新的症状评价方法等,以期建立兼具科学性和中医诊疗特色的中医肿瘤症状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人口老龄化使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中医药在慢性病诊疗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中医四诊模式、依靠医生主观经验、只能采集静态数据等束缚了中医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产业势必要寻求新科技相结合发展。随着微纳技术、柔性电子、电子皮肤、可植入芯片、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可穿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实现了远程医疗。可穿戴技术在中医诊断、疗效评价、养生、经络诊疗、治未病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医生和工程师通力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必将推动中医药健康事业的飞速发展。本文对近5年国内外可穿戴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