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3.
目的 LRIG1(tandem leucine-rich repeat sand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s 1,LRIG1)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降,通过对人前列腺LRIG1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同源模建,虚拟筛选出LRIG1的功能蛋白,试图为前列腺癌新靶点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LRIG1的同源蛋白LRRC4 C蛋白的晶体结构(PDB号3 ZYJ)为模型,通过MODELLER软件搭建LRIG1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采用柔性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以荷兰SPECS公司的202490个化合物进行对接和打分,挑选出排名靠前的10个小分子化合物;通过AMBER软件分别进行2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分析这10个小分子的结合模式、 动力学轨迹的RMSD、RMSF、 结合口袋的氢键以及它们的结合能量.结果 10个小分子化合物都具有一致的结合模式,而且都具有激活LRIG1活性的潜在能力.结论 发现与人LRIG1具有潜在特异结合能力的激动剂,可以为前列腺癌治疗新靶点的确立及开发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腹膜后局限型Castleman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astleman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成功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在临床分类上均属于局限型.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术前CT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帮助,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可获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2例肾上腺囊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囊肿无典型的临床表现,B超和CT是诊断肾上腺囊肿的重要手段,手术是肾上腺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病理才能确诊。结论肾上腺囊肿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囊肿大小、并发症和原发病的情况。手术治疗应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4岁,农民,因腰痛4月余,伴双下肢不能活动5d,于2002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4个多月前劳动后出现腰部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痛,持续约10min,无放射痛及牵涉痛,改变体位可缓解,3周后转变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喷嚏、排便、弯腰可加重腰痛。近1个月来伴发热、盗汗,体温在37℃~38.4℃,无咳嗽、咯血及胸痛。反复在诊所按“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后腰痛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3D与2D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3D与2D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比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对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仔细筛选及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数据。最后,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10项研究、76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D组362例,2D组40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较2D组,3D组手术时间更短(MD=-25.23,95%CI=-42.50~-7.96,P=0.004),术中失血量更少(MD=-45.19,95%CI=-69.79~-20.59,P=0.0003),术中输血率更低(OR=0.34,95%CI=0.14~0.83,P=0.02),胆漏发生率更低(OR=0.46,95%CI=0.21~0.98,P=0.04),术后住院时间更短(MD=-0.97,95%CI=-1.26~-0.69,P<0.00001);两组中转率、术后总体并发症(肝衰、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膀胱癌细胞(BIU-87)EGFR基因的表达,探索采用该技术干预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制备3个针对人EGFR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BIU-87细胞48 h后,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GFR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3个shRNA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将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 18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例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 ,其中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 5 6例 ,误诊 2 7例 ,手术切除 38例 ;原发于肠的恶性淋巴瘤 79例 ,误诊 39例 ,手术切除 6 3例。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 30例、肝脏 6例 ,均误诊。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肾上腺恶性淋巴瘤 9例、腹主动脉旁深部淋巴结 5例。结论 腹腔内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 ,综合治疗效果较单一治疗好。  相似文献   
10.
根管治疗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患牙经过根管预备,传统的根管内封药[甲醛甲酚(FC)]后大部分患牙可以治愈.但对一些病程长、长期渗出、疼痛、根尖周区破坏较大的难治病例疗效不理想.我科对常规根管内封药后仍有疼痛或大量渗出的患牙,行氢氧化钙加碘仿根管内封药[1],现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