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采用AO跟骨锁定接骨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 Ⅱ、Ⅲ型)患者按螺钉有无固定载距突分为A组(20例,患者均有1枚螺钉固定载距突)及B组(25例,螺钉未固定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影像学测量指标的变化量以及Maryland足部评分来比较术后疗效.结果 A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B组.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后的关节面更为稳定,距下关节疼痛发生率更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55岁,平均(38.56±8.03)岁,每例均有1枚螺钉拧入载距突;载距突未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53岁,平均(42.35±8.29)岁,螺钉未拧入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Maryland足评分、V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术后均恢复了B(o)hler角,重建了距下关节.术后1年Maryland足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88.61±7.59,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82.40±9.24,载距突固定组评分高于未固定组,足功能恢复更好.术后1年VAS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13.39±11.47,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22.50±13.10,载距突固定组术后VAS评分更低,足痛更少.结论:使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术后疼痛少,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成形术是否可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标本的抗骨折强度,进而可否预防髋部骨折;比较两种不同股骨成形方法对骨质疏松性股骨标本力学强度改变的差异,以明确成形术的最佳强化区域。方法:收集新鲜骨质疏松股骨标本18对,分为A、B两组,每组9对,并在每组中随机选取9具进行强化(A1组,B1组),相应的对侧标本作为对照组(A2组,B2组)。A1组中强化标本强化的区域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粗隆、转子下区,B1组中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粗隆区。记录骨水泥注入量并测量强化后股骨颈表面温度变化。对所有标本在模拟跌倒形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记录载荷-位移曲线、标本的最终载荷,计算标本的最终能量及刚度值。比较强化组标本与相应对照组标本的生物力学差异以及两种不同强化方法对标本力学改变的差异。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强化组标本最终载荷、最终能量均有明显提高,而刚度却无明显改变。经两种不同强化方法强化后的标本之间的最终载荷及最终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成形术具有微创、操作简捷、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作为预防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新型手法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