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 方法 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2~88岁,平均71.8岁.按Evans股骨转子骨折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7例,Ⅳ型7例,逆转子型3例. 结果 30例患者经6~18(平均1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根据Hafris髋关节评分,优20例,良8例,差2例.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占所有髋部骨折的10%~34%,具有双重年龄分布,不同的损伤机制。其治疗方法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目前多倾向于后者。手术内固定方法众多,本院自2006年9  相似文献   
3.
腓动脉皮支蒂小腿外侧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志文  蔡明  蔡峰 《中国骨伤》2000,13(7):426-426
自1990年以来,进行了18例小腿外侧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术,其中17例为腓动脉皮支蒂皮瓣,1例为腓动脉蒂皮瓣,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岁~62岁,车祸致皮肤组织缺损、骨外露12例,慢性骨髓炎溃疡创面4例,踝部疤痕挛缩仰足畸形2例。损伤部位:足踝部4例,小腿中下段8例,小腿上段6例,创面面积最大18cm×12cm,最小8cm×10cm。2 治疗方法21 皮瓣设计 经血管多普勒听诊仪或HD13000彩超仪测定腓动脉及分支分布情况。设计最接近创面的较粗皮支动脉为蒂的能到达和覆盖创面的皮瓣。皮瓣大于创面直径…  相似文献   
4.
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与椎弓根的CT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pedicle rib unit;PRU)置钉与传统经椎弓根置钉技术的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患者脊柱T1~T10节段进行薄层CT扫描;层厚为1mm;选择有完整PRU结构的CT横断面图像进行以下指标测量:(1)PRU宽度(PRU-W);椎弓根宽度(PW);(2)PRU钉道长度(PRU-L);椎弓根钉道长度(PL);(3)PRU中轴与矢状面夹角(PRU-A);椎弓根中轴与矢状面夹角(PA);(4)经PRU置钉的安全角度范围(△A).结果:PRU-W和PW均以T5最小;以T1为最大;由T1至T5逐渐减小;由T5至T10逐渐增大.PRU-L和PL以T1为最小;以T10为最大;由T1至T10逐渐增大.PRU-A和PA以T1为最大;以T10最小;由T1至T10逐渐缩小.PRU-L与PL、PRU-W与PW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RU-W、PRU-L在男女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RU置钉的安全角度范围△A为20°~30°.结论:胸椎PRU的横径、钉道长度均较同节段的椎弓根大;经PRU可置入更粗更长的螺钉;有更大的内倾角;安全置钉角度范围也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作为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不但具备椎体间融合术的所有优点,同时避免了PLIF技术的缺点。标准的TLIF技术需要2枚融合器,且常需取自体髂骨植骨。不  相似文献   
6.
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报道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6例,I度滑脱18例,Ⅱ度滑脱15例,Ⅲ度滑脱3例;峡部裂型30例,退变性5例,外伤性1例,结果 随访6个月1~2年,术后6个月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现象。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14例,良20例,可2例。结论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融合率高等效果。  相似文献   
7.
孟氏骨折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临床治疗中固定比整复更困难。作者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尺骨于轻度过伸牵引位,既固定尺骨又稳定了尺挠关节,并对此进行了尸体解剖分析。自1993年以来共治疗9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新鲜骨折;男6例,女3例;年龄20~46岁;左侧4例,右侧5例;伤因:坠落伤6例,卷轧伤2例,撞击伤1例;开放伤3例,闭合伤6例;骨折类型:屈曲型5例,伸直型3例,内收型1例。治疗方法1.单侧外固定支架整复固定尺骨。常规消毒铺巾,X线透视下或开放直视下初步整复尺骨,两端离骨折线约2~5cm处,尺…  相似文献   
8.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腾峰  郦志文  沈华松 《中国骨伤》2006,19(11):676-67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新鲜爆裂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9~59岁,平均43岁;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对照组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岁;单纯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两组均于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行X线检查,测量矢状面指数和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纠正局部后凸(矢状面指数),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纠正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51例陈天国,郦志文我院自1986年以来,应用显微技术,对复杂性手外伤进行修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中随访的51例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断指(肢)再植25例,成功24例,成功率达95%.其中不全离断伤10例,完全断离15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5例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伴关节内碎骨块嵌入病例的诊治分析,认为髋脱位手法复位后仍有髋活动障碍和疼痛,复查X片有关节间隙改变,股骨头或髋臼骨折位置不良者,必须进行髋部CT检查,以尽早发现关节内碎骨块,并手术清理关节。手术以复位后1~3月内者效果满意,但超过6个月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高,髋功能优良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