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初步体会。方法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16例骨盆、髋臼骨折。术前均摄骨盆正、斜位X线片和三维CT检查,体外模拟骨折复位与固定。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通过改良Stoppa入路或联合髂窝入路与K-L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切口长度6.5-12 cm,手术时间40-160 min,术中失血50-1 000 ml。术后X线片显示骨盆、髋臼骨折复位满意。16例获随访6~12个月。疗效根据Matta功能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无坐骨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和骨折再移位发生。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或K-L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双侧耻骨骨折和四边形面内移的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2.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31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骨折按AO分类[1]: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至手术时间1~16 d.合并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2例,胃溃疡1例,胆囊炎1例. 1.2治疗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C臂机透视下利用牵引装置进行手法复位.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或股骨转子下骨折并移位者,需侧方牵引、切开撬拨复位,使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放置解剖锁定钢板,钢板上端凹陷处与股骨转子贴近,在干骺端先用1枚加压螺钉固定钢板位置,C臂机透视下置入股骨颈的锁定螺钉,骨折远端股骨干上固定3枚以上螺钉.见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应用开放复位不同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颈骨折的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开放复位不同内固定的方法,对22例桡骨头、颈部骨折进行治疗,患者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9~54岁,平均36.6岁。术中肘关节后外侧人路,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并用微型钢板、螺钉或可吸收棒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4个月。术后x线片证实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8周。末次随访时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X线片检查未发现肘关节提携角丢失,无骨关节间隙狭窄及异位骨化。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头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应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按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后侧柱3例,后侧柱及内侧柱1例,后侧柱及外侧柱2例,三柱2例。其中涉及后内侧4例,后外侧4例。采用后内侧入路4例,后外侧入路4例,"T"型钢板支撑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3±2.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1.8±2.3)周,Rasmussen放射评分16~18分,平均(17.5±0.9)分,膝关节屈曲110°~135°,平均(122.5±11.0)°,膝关节伸直-5°~5°,平均(-1.3±3.5)°,膝关节HSS评分86~100分,平均(93.3±4.1)分。结论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T"型钢板支撑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传统金属固定物比较,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具有独特优势。 目的:介绍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 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的方法,对45例不稳定跖骨骨折进行治疗,男36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36.6岁。单根跖骨骨折17例,多发骨折28例,共104处骨折,其中第1跖骨15处,第2、3、4跖骨77处,第5跖骨12处。患者术前均摄足正侧斜位X射线片检查。术中通过跖骨背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经骨折端和跖骨头用钻头钻孔,经孔道向髓腔内放置长度合适可吸收棒。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4~36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4例出现迟发性切口周围炎症反应。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周。X射线片检查示跖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优35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果提示可吸收棒髓内固定可用于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关键词:可吸收棒;骨折固定术,髓内;随访研究;跖骨骨折;可吸收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2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钢板联合骨折端螺钉”与“单纯钉板系统”固定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治疗且获随访的40例简单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20例采用“钢板联合骨折端螺钉”固定(联合组),平均年龄(70.8±5.6)岁,骨密度T值平均-1.91±0.56;20例采用“单纯钉板系统”固定(单纯组),平均年龄(69.9±6.0)岁,骨密度T值平均-1.88±0.6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影像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6、12个月Neer评分。结果40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7.3±5.6)个月。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痂形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影像学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出现2例骨折畸形愈合,而联合组无此类并发症发生,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27例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22例,四部分骨折5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术后严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周(6-12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平均分为88.2分,其中功能优17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手术简单、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髌旁微创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并评价疗效.方法 自2002年6月~2008年4月,笔者采用髌旁微创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28例股骨远端骨折,于髌旁内侧作2~3 cm切口,膝关节屈曲显露股骨髁间窝,后交叉韧带止点前方8~10 mm处开口,沿髓腔方向扩髓后置人髓内钉.结果 24例获得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可吸收螺钉结合渐进性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16例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通过肩关节前上方或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显露复位骨折并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渐进性锻炼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获8~26个月随访,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Cons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