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东非黑黄檀与降香为同属植物,在非洲民间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惊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15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活性、抗疟疾及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收集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东非黑黄檀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其有6个黄酮类成分与降香的化学成分相同,部分药理活性也相同,这些为其作为降香的潜在替代药材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也为东非黑黄檀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ellularfib ronectin,c-Fn)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局部亚低温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3、7d血清MMP-9和c-Fn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第1d血清MMP-9和c-F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第3d常规治疗组MMP-9和c-Fn水平达高峰,局部亚低温组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发病第7d,局部亚低温组血清MMP-9和c-Fn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颅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出血后患者血清MMP-9和c-Fn的浓度,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倒,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VEP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分析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GO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后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观察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壳手术治疗后,24h内、1周时、2周时的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T/6-K)的动态变化,采用CO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不同结局患者T/6-K比值情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24h时,血浆TXB2检查时即明显升高,1周时达最高值,2周时下降(P0.05)。而血浆6-Keto-PGF1α水平在术后24h时明显降低,1周时最低,2周时再次回升(P0.05)。此外,不同预后组间,随着GCS评分的减少,平均T/K值有所增加(P0.05)。结论密切关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动态变化,并对患者预后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利用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25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血肿引流术99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GCS评分,出血量和手术时机的关联。结果:患者GCS评分越高和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24 h后手术预后比在6h内及6~24 h内手术差。结论: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21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分析总结患者一般资料、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M蛋白检测、病理检查。结果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具有一定早期诊断检查价值。结论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对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客观上能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出血疾病患者脑水肿变化情况,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90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入院)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42例)及微创血肿清除组(n=48例),所有病例于入院后1、3、5、7d运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发病第1d(即入院第1d)两组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均低于健侧。随着病程的进展,内科保守治疗组患侧扰动系数升高并超过健侧,于第3d时达高峰,持续7d以上;微创血肿清除组出现3d时患侧综合扰动系数高于健侧,5d两侧接近,7d时患侧与健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5、7d时患侧与同组健侧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扰动系数随病程进展呈现动态变化,反映了脑水肿的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地清除血肿,从而明显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可灵敏、客观地评估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演变过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及时判断,有效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崭新的改善灌注的方法—适应性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21只犬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常规再灌注组、适应性再灌注组,各7只。对犬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血气指标、血清离子浓度进行实时同步监测分析,并对缺血脑组织学变化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脑适应性再灌注对血气指标、电解质等的影响小,能明显改善再灌注区的损伤神经元的功能及病理。结论脑适应性再灌注是一种有效的脑保护作用的灌注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