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海峰  徐又佳 《中国骨伤》2020,33(10):954-959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凝血状态、微血栓、微血管床及骨密度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凝血功能、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24只6月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铁蓄积组,每组12只。铁蓄积组用枸橼酸铁(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90 mg/kg腹腔注射干预,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周2次,干预9周。干预完成后,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凝血功能、微血栓、血管密度及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136.36±35.41)μg/L较对照组(68.44±16.86)μg/L显著升高,铁蓄积组骨密度(0.167±0.024)g/cm3较对照组(0.400±0.030)g/cm3显著下降;铁蓄积组的纤维蛋白原(2.03±0.13)g/L较对照组(1.78±0.46)g/L明显升高,D-二聚体含量(534.95±31.81)ng/ml较对照组(329.02±84.99)ng/ml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酶时间(39.64±2.18)s和凝血酶原时间(8.70±0.39)s较对照组(44.92±2.98)s、(9.44±0.49)s明显缩短(P<0.05);墨汁染色后,铁蓄积组的微血管密度(17.46±2.07)%较对照组(23.81±2.98)%明显缩小(P<0.05)。HE和MSB染色均显示铁蓄积大鼠骨髓中存在微血栓,同时在心肌中也存在微血栓。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血液相对呈高凝状态,骨血管床减少,骨髓中有微血栓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铁蓄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铵离子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经分析表明补入硫酸铵前,应待发酵液中的NH4 浓度消耗至1.0mmol/L以下,使迟效碳、氮源充分降解,可能促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20~24h,尽可能提高硫酸铵的平均补入速率(最高瞬时浓度<19.0mmol/L),以缩短生物量的积累时间;24h后逐渐降低NH4 的平均补入速率,使主代谢流转入次级代谢;40h后将摄氧率和最低NHJ4 浓度分别控制在20~30mmol·(L·h)-1和3.0~4.0mmol/L,每24h生物效价的涨幅达1000μg/ml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培养温度对多拷贝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猪胰岛素前体(PIP)的生理特性的影响。将多拷贝重组菌A2(12拷贝)和A3(18拷贝)分别在25 ℃和 30 ℃培养,25 ℃培养时PIP表达水平分别比30 ℃培养时提高了40%和32%,而A3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了20%。对A3细胞内相关蛋白折叠和氧化程度的KAR2,PDI1, GLR和TRR1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发现,相比30 ℃培养25 ℃培养时减少了16%~35%,这表明多拷贝重组A3菌株在低温培养时比高温培养在蛋白折叠和氧化协廹响应有明显的减缓效应,从而导致外源蛋白表达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代谢工程改造红色糖多孢菌ZL1004进行了摇瓶发酵试验,摇瓶发酵结束时重组菌红霉素生物效价与工业生产菌HL3168相比提高20%.红霉素A组分比例由84%提高到94%,红霉素A浓度3.98mg/ml,相比出发菌3.25mg/ml提高22%,重组菌中红霉素B、C与出发菌相比分别减少了51%和58%,实现了红霉素组分的优化.对重组菌摇瓶发酵过程生理代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表明重组菌生理代谢特性与原出发菌没有明显差异.对重组菌发酵过程中红霉素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红霉素A、B、C组分的变化规律与eryK和eryG基因转录水平能较好地对应.  相似文献   
5.
灰黄霉素发酵液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灰黄霉素发酵液的黏度和剪应力,研究在发酵的不同时间点发酵液流变特性.结果 表明在100h左右,发酵液的非牛顿特性最强,流动指数n最小(n=0.368).对体积氧传递系数KLa和稠度系数K、流动指数rL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La随着流动指数n减小、稠度系数K增大而减小.同时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法对灰黄霉素的菌丝形态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菌丝平均长度、菌浓和稠度系数K的关联方程,表明K随着菌丝平均长度和菌浓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筛选出具有自身次级代谢产物盐霉素(salinomycin)抗性并且遗传稳定性好的菌株,提高摇瓶效价。方法采用常规化学试剂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盐霉素生产菌株Streptomyces albus S-13孢子,通过系列salinomycin浓度梯度平板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比生产对照菌株高38%的突变株S-E-6。传代实验表明:S-E-6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同时,通过对盐霉素梯度筛选突变株的单菌落直径与效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株菌落直径与盐霉素效价具有正相关特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粘度联合夯实技术应用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运用高粘度联合夯实技术应用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患者采用传统操作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比较2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骨折、术后伤椎高度增加、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手术前后椎体楔变角度、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等情况。结果 2组术前骨折椎体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2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2组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有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椎体楔变角度恢复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相邻椎体再骨折、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夯实技术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基因工程菌P ich ia p astotis高密度、高表达的培养条件。在全合成摇瓶培养基的基础上,考察了诱导过程中甲醇浓度、温度、pH、(NH4)2SO4及磷酸盐浓度等因素对猪胰岛素前体(P IP)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甲醇的最佳诱导浓度为6 g/L,过高或过低的甲醇浓度都不利于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在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阶段,pH应分别控制在5.5和4.0;诱导阶段,培养温度下降到28°C,可以提高重组蛋白质的表达量。上述结果用于15 L全自动发酵罐实验,P IP表达水平达到了1.69 g/L,是摇瓶结果的17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庆大霉素 C1a 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实现诱变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庆 大霉素 C1a 含量的手段,对庆大霉素 C1a 单组分生产菌株进行 ARTP、LiCl、微波和 ARTP+LiCl 诱变,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产 菌株,并在 5L 发酵罐中对高产稳定性菌株进行验证。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庆大霉素 C1a 含量进 行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 3.98%;筛选获得了 10 株高产菌株,其中 AL324 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摇瓶效价提高了 52%;通过稳 定性传代实验,获得了 4 株高产稳定性菌株。5L 发酵罐验证实验表明 AL324 与出发菌株相比效价提高了 81.3%。结论 紫外分 光光度法可以快速检测发酵液中庆大霉素 C1a 含量,该方法应用于高通量筛选中,获得了高产菌株,筛选结果表明 ARTP+LiCl 复合诱变方法的正突变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庆大霉素 C1a 高产菌株诱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