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通过查找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资料,并结合现代文献对天冬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炮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本草考证,为经典名方中天冬的应用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天冬历代的主流基原清晰,即为《中国植物志》收载的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历代产地记载较多,从最早记载的山东泰山一带逐步扩展到长江流域。近代则推崇西南地区所产,呈现由东向西南迁移的趋势。古代天冬药材产地加工时多强调去心,原因可能为食用方便,近代以来已不再去心。因此,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时天冬药材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
莪术、郁金、姜黄、片姜黄4种药材功效相近,基原有交叉,药材名与植物名又有所重叠,因此关系比较混乱。现从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对以上4味药材进行本草考证,为含这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姜黄、郁金、莪术均从唐代开始入药,唐宋时期同时以原植物性状和药材颜色两种标准划分姜黄属药材,以致明末以前一直以Curcuma longa的根茎为郁金,C.wenyujin或C.aromatica的根茎夹杂老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药材姜黄,药材莪术主流基原则为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的根茎。明清两代转用药材产地及性状来鉴别药材,又因战乱等因素导致交通不便,姜黄和郁金的基原及药用部位发生改变。药材郁金自清起基原转为蓬莪术C.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和姜黄C.longa的块根。药材姜黄清代以后基原转为姜黄C.longa根茎。片姜黄或称片子姜黄,始载于《本草纲目》,基原为温郁金C.wenyujin等的根茎纵切片。药材郁金历代以川产为道地,清代扩大药源更改后逐步发展成川、广(桂)、温三大道地产区;姜黄主生江南,广南诸州及西番亦有,清代基原改变后,也以川产为佳;莪术在两广、江南、蜀川均有分布,历代温州为主流,后发展成著名的道地药材温莪术。经考证得知,民国以前本草郁金、姜黄两味药材未提及过需要蒸煮至透心,仅药材莪术需蒸熟使呈色黑而入血分。但解放后的著作及文献却明确指出3种姜黄属药材均需蒸煮,可能是为了便于干燥,以及经过高温蒸煮后不易蛀虫出发,然与古代有所出入。四味药材多生用,郁金、莪术可醋制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大品种具有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基本特征,中成药大品种不仅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医药事业与产业,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医理论创新与中药大品种为切入,在回顾中医理论创新研究方法与模式的基础上,强调有效方药的创制是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并以风咳理论与苏黄止咳胶囊、络病理论与通心络胶囊为例予以说明。提出以中成药大品种为载体,实现中医理论创新研究的思路与策略,即在梳理和分析中成药大品种组方规律与功能主治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蕴含的理论内涵,不仅强调普遍的理论认识,更应关注应用独特的药物及其配伍;不仅仅满足揭示中药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更应通过中成药大品种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未知或可能的新靶点、新通路和新机制,从而促进科学发现,引领医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近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木通及通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涉及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唐代之前历代本草中仅有"通草"之名,唐代出现"木通"别名,其药材基原均为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宋代木通、通草名实发生混淆,民间多以五加科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 Koch.作通草用,而将前代本草中的通草唤作"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毛茛科等植物。元代正式将木通与通草分称。明代木通药材主流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通草来源则为五加科通脱木,陈嘉谟、李时珍等曾试图对两者名实进行纠正。清代本草中木通、通草分类逐渐清晰,木通基原多为毛茛科植物,木通科木通的使用逐渐减少。近代出现关木通、川木通、小通草等药材,而关木通自马兜铃事件后被禁用。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木通、川木通2类,而通草亦分成通草与小通草2类。据记载,木通药材古代以江淮为道地产区,现代以江西、湖北资丘产者为最,农历正月、二月采枝、阴干,切粗片或剉细用,品质以色黄白而细者为佳。通草产地记载多为江南地区,秋季采茎,取出髓部,切片。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附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为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附子药材主流基原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药用部位为其子根,以四川绵阳为道地产区;宋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清代陕西成为另一产区,但品质不及四川。附子炮制历史变迁复杂,由火制转变为水火共制,其辅料也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演变过程。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附子药材以乌头A.carmichaeli子根为来源,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黑顺片"炮制品的加工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7.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8.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药研究"碎片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近年来,该课题组采用整合药理学策略,对元胡止痛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2个研究模式,从计算、体外和体内多个层次建立了该方剂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的交互规律,为该方剂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该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白芷的配伍规律及其干预头痛的分子机制,为白芷及其组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中医方剂大词典》共收录含白芷方剂3 887种,涉及中药2 534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0%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16个,主治疾病15种,白芷常应用于治疗头痛,核心组合"白芷-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亦较为常用,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在整合药理学平台中建立"白芷-川芎"化学数据库,检索并添加头痛、偏头痛相关疾病靶标,构建"成分-靶标-通路"核心网络图,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芷-川芎"核心组合有37个化学成分与头痛治疗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或作用于炎症相关靶标及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糖异生等多条能量代谢有关通路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