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儿男,因发热、呻吟3d入院。病史采集: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轻度窒息史,体重2500g。生后第2日即呻吟、发热、阵发性屏气、拒乳。其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妊娠期间未接触过X射线、无毒物接触史及服药史。体检:T38.3℃,刺激反应欠佳,哭声低弱,皮肤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前囟平、略紧,双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鼻扇,口周轻度发绀,心肺(-)。脐轮红肿,肝剑突下3cm,肋下5cm,脾肋下3cm,质地均韧,四肢肌张力略增高。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置管成为血液透析中的常规通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血液净化中心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38例血透患者行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术,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现其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Ӥ��һ��ϵ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d,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即全身皮肤呈黄蜡色,似羊皮纸包裹,皮肤干燥无汗,皮肤皱褶部位皲裂,露出浅红色嫩皮,有少许渗出液,面部皮肤紧绷,眼睑外翻,口形呈张口状,不能吮奶,家长拒绝治疗,出院后4d死亡。例2.男,1h,第2胎第2产,足月难产。有重度窒息史。其全身皮损与例1相似,反应迟钝、不哭、四肢肌张力低下。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脑缺氧改变。治疗2周出院。4周后脱屑停止,随访1年,仅双下肢及臀部有鳞屑存在,但出现典型脑瘫症状。例3.男,1d,第3胎第3产,足月顺产,其全身皮损与例1相似,2个月后全身脱屑停止,3年后随访,背臀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为更好的预防及控制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223例行肝癌切除术并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结果 223例患者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者24例,感染率10.76%,其中静脉导管留置13例,占54.17%;导管局部感染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分别占41.67%、4.16%;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静脉高营养时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患者年龄<60岁、未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1~2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无静脉高营养时的感染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穿刺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是引起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穿刺次数较多、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关,因而提高穿刺技巧以减少穿刺次数和减少导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及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TNMⅡ~Ⅲ期的乳腺癌45例,采用TE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结果化疗结束后,本组CR 2例,PR 34例,SD 6例,PD 3例,有效率80%(36/45);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a期11例、Ⅱb期16例、Ⅲa期9例、Ⅲb期2例,与化疗前比较,P均<0.05。化疗前,pAKT高表达33例,化疗后为12例,化疗前后比较,P<0.05。TE方案化疗效果与癌组织中pAKT表达有关(r=0.45,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中,采用TE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效果较好,其机制与抑制PI3K通路的关键蛋白pKA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对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正常体检者、35例肺炎患者和70例NSCLC患者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浓度。结果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组(P<0.01),肺炎患者血清VEGF浓度虽也有一定的升高,但较之肺癌组低,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及原发肿瘤大小有关。血清VEGF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生存>6个月患者血清VEGF明显高于<6个月者(P<0.05)。结论血清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程进展及生存期相关,是一种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嘉鱼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为卫生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现将我们2006年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2~2006年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送检的所有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分离菌753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3%~67.8%,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6.3%~30.1%;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金葡菌中MRSA达74.5%,5年中呈增加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株分离率为32.4%~36.8%,肺炎克雷伯菌为15.7%~18.3%;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在6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头孢他啶89%、阿米卡星84.3%、左氧氟沙星68.2%、亚胺培南69.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3%、头孢吡肟67.7%。结论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符合国内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患者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等因素有关,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中p21WAF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p21WAF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p21WAF1、cyclinD1和CDK4在48例胰腺癌和14例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21WAF1、cyclinD1、CDK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2.08%(25/48)、70.85%(34/48)、62.50%(30/48),同慢性胰腺炎组比较p21WAF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cyclinD1和CDK4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期的胰腺癌组织中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胰腺癌(P<0.05);而cyclinD1和CDK4则相反(P<0.05).p21WAF1的表达和cyclinD1、CDK4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0,P<0.05和r=-0.571,P<0.01);cvclinD1和CDK4的表达则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0,P<0.01).结论:p21WAF1的缺失表达和cyclinD1、CDK4的过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三种蛋白质主要以p21WAF1/cyclinD1/CDK4通路的方式作用于细胞的转化,参与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转移、预后的相关性 ,分析NSCL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77例NSCLC、35例其他肺部疾患病变、支气管粘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上皮和 2 5例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MMP2和TIMP2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 ,在癌旁交界区组织也有表达 ,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交界区 (P <0 .0 0 5 ) ,在正常组织中无过表达 ,3者的过表达与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性别、年龄、吸烟史无明显关系 ;MMP2和TIMP2在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及原发肿瘤大小有关 (P <0 .0 5 ) ;生存期小于 2年者的MMP2和TIMP2过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大于或等于 2年者 (P <0 .0 5 )。结论 :MMP2和TIMP2的过表达上调可出现在NSCLC的癌前病变及肺癌发病的早期阶段 ,MMP2基因激活可能是NSCLC癌变的重要因素 ;MMP2、TIMP2在NSCLC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NSCLC浸润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