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分析自2000年4月~2003年12月,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共12例,按M eyer-d ing分度:Ⅰ°滑脱7例,Ⅱ°滑脱4例,Ⅲ°滑脱1例。术后随访2~4.5年,平均3.2年。结果12例患者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2.3年达100%,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能够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定义的肩部影像学参数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肩部影像学与肩部外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连续35例含主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Lenke 1型21例,Lenke 2型14例,主胸弯Cobb角平均(48±7.3)°,上胸弯Cobb角平均(21±4.5)°.均拍摄自然站立位脊柱X线片及肩背部外观照,量取肩部影像学参数T1倾斜角、锁骨角、锁骨胸廓交点差、喙突高、锁骨差1、锁骨差2,及两个肩部外观参数临床肩高1、临床肩高2.对肩部影像学参数与外观参数分别进行相关分析,探讨锁骨差1、锁骨差2与肩部外观的相关性.[结果]除T1倾斜角外,所研究的影像学参数与外观参数显示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仅有锁骨差1与临床肩高2、锁骨差2与两个外观参数有较高的相关关系(r>0.80),其中锁骨差2与临床肩高2显示最强的相关关系(P<0.01,r=0.97);临床肩高2较临床肩高l与肩部影像学参数显示更强的相关性.[结论]肩部影像学参数锁骨差2可以更好反映临床外观肩高,参考影像学资料可以较准确地评价患者的部分肩部外观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三维CT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肺容积、肺高度、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和凸侧/凹侧肺容积比的变化,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后肺容积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2009年4至2013年8月,共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男9例,女21例;年龄11.3~18.0岁,平均15.7岁。Lenke分型:Ⅰ型19例、 Ⅱ型4例、 Ⅲ型7例。Risser征:3级11例、4级7例、5级1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周左右进行脊柱三维CT扫描,CT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并保持深吸气末期。将所有CT扫描的资料导入工作站,利用Syngo软件分别测量肺容积、肺高度和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结果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左侧肺高度为(21.4±2.6)cm,术后为(22.6±2.5)cm;右侧肺高度手术前为(21.9±2.1)cm,术后增加至(22.7±2.7) cm。术前的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为(232.9±43.6) cm2,术后减小至(223.1±38.4) cm2。左侧肺容积、右侧肺容积、总肺容积以及凸侧/凹侧肺容积比的手术前后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左肺高度、右肺高度和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Lenke分型、Risser征、主胸弯的矫正率以及胸椎后凸的矫正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即刻发生了肺形态的变化,但术后即刻肺容积没有变化,仅表现为肺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5月-2004年9月。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1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12例完全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度与肌力,3例出现术后肩峰下疼痛。随访的X线米见骨折移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随机分为A组22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B组24例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所有病例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手术时间比重建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优16例,良5例,可1例,重建钢板组优1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3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不同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 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16h达到高峰,24h后开始逐渐下降;兴奋性氨基酸在损伤后高峰越早,升高得越多,脊髓损伤越严重;CSF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升高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脊髓功能恢复越差。结论 CSF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是脊髓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脊髓损伤程度和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8例(58踝)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组),30例行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及骨关节炎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前后参照Mazur等的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Tegner运动水平分级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关节镜组平均1.5年,对照组平均1.6年。末次随访时,两组Mazur、VAS和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zur评分标准,关节镜组获优8例,良1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9%;对照组获优6例,良15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98,P=0.77)。关节镜组Outerbridge分级与Mazur评分无相关性(r=0.18,P=0.34)。结论关节镜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肩部影像学锁骨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连续120例主胸弯AIS患者,取自然站立位脊柱全长后前位X线片及背部外观照,分别量取锁骨水平参数(包括锁骨角、锁骨差)和外观肩高。将锁骨水平参数与外观肩高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及参数间差值比较,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锁骨水平参数进行肩部平衡诊断价值的评估。结果锁骨差与外观肩高相关,r=0.86(P〈0.05);锁骨角与外观肩高相关,r=0.73(P〈0.05);10%患者锁骨差与外观肩高存在差别;应用锁骨角和锁骨差进行肩部平衡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9,提示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锁骨水平与外观肩高显著相关,但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肩部平衡情况,医师需通过其他资料全面了解患者肩部畸形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及传统开放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6例,采用MIS-TLIF治疗26例(MIS-TLIF组)、采用传统开放TLIF治疗30例(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肌酸激酶(CK)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采用Bridwell分级评估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在术后腰椎CT上采用Rao分级评价螺钉位置。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4.7±2.1)个月。MIS-T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透视次数多,但术后卧床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S-TLIF组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较TLIF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12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随访时间点2组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2组椎间融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A型螺钉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型螺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共发生硬膜撕裂4例、下肢麻木加重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IS-TLIF与传统开放TLIF临床疗效类似,且在手术时间、术中辐射暴露情况及椎旁肌肉损伤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建议选择传统开放TLIF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可行性及疗效。方法4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可吸收线张力带组(A组)和钢丝张力带组(B组),每组各21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周。可吸收线张力带组:优18例,良3例;钢丝张力带组:优17例,良4例,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可吸收线张力带是治疗髌骨骨折有效方法,并具有力学结构合理,无需取出内固定钢丝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