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凯  冯璐  杨燕  宋乐  王红  李彦青  高跳  彭励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2):2335-2341
目的 采用基于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法分别对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和6种伪品基原植物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 对植物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测序,并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取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及6种伪品的ITS2序列。采用ITS2数据库进行注释,去除5.8S和28S片段,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利用MEGA 8.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和“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BLAST分析和物种鉴定,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二级结构。结果 17份银柴胡样品共得到3个单倍型ITS2序列(YCH1、YCH2和YCH3),经与银柴胡标准ITS2序列比对,发现YCH1和YCH2与标准序列一致,但YCH3有4处碱基缺失,表现出0.936的遗传距离,在系统发育树中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并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6种伪品的ITS2序列在长度、鸟嘌呤+胞嘧啶占比、变异位点、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二级结构上均与银柴胡ITS2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 基于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银柴胡真伪,不同种源银柴胡的遗传物质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甘草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励  胡正海 《中草药》2005,36(11):1744-1747
药用甘草为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干燥的根和根茎,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甘草除具有镇痛、止咳、抗炎、抗溃疡、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病毒的功能,尤其对艾滋病、乙肝、带状疱疹及SARS病毒等方面作用更显著。随着甘草应用范围的扩大,市场需求激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人工种植甘草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在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后,人工种植甘草的质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如何保证和提高种植甘草的质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甘草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导甘草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甘草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银柴胡脂质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并分析萃取物成分。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银柴胡脂质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应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 经优化后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7 ℃,萃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萃取得率为(0.332±1.31)%。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银柴胡脂质成分含有甘油磷脂、鞘脂、甘油酯、固醇类、孕烯醇酮脂、脂肪酰、糖脂7大类,29亚类,2 542个脂质分子,其中固醇类相对含量最高为88.29%,并首次发现银柴胡中含有植物甾醇酯、酵母甾醇及神经酰胺类成分。结论 优化后的萃取工艺和成分分析结果可为银柴胡药效物质研究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银柴胡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银柴胡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发热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与发热疾病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的Network Analysis插件对获得的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节点;使用Venny软件获得银柴胡活性成分靶点、发热疾病靶点和核心节点的交集靶点,并通过进一步的拓扑分析筛选得到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chr?dinger软件对关键靶点与对应的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银柴胡解热关键成分为银柴胡胺D和银柴胡新木质素-β-D-葡萄糖苷A~D,71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蛋白激酶B1(Akt1)、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转化蛋白p21(HR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等;KEGG富集的67条通路主要包括Rap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银柴胡新木质素-β-D-葡萄糖苷A与KDR,银柴胡新木质素-β-D-葡萄糖苷C与CDK2、HRAS和HSP90AA1,银柴胡新木质素-β-D-葡萄糖苷D与Akt1、HRAS和KIT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银柴胡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过敏、调节新陈代谢、促进免疫调节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柴胡和土壤无机元素及药材有效成分特征,分析土壤与药材无机元素和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来自9个产地银柴胡药材和生境土壤样品,采用ICP-MS技术测定样品16种无机元素含量,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柴胡总甾醇和总黄酮含量,并对土壤与药材无机元素和总甾醇、总黄酮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银柴胡药材和土壤具有相对一致的无机元素特征,但因无机元素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差异;药材总甾醇和总黄酮含量亦因产地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银柴胡药材无机元素间及其与土壤无机元素存在不同水平的相关性,药材中S元素与总甾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土壤和药材中Mg元素以及土壤中Ca元素与药材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药材中As元素与药材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银柴胡及生境土壤的无机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并与药材有效成分表现出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为银柴胡道地产区建设和科学种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宁夏道地药材银柴胡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临床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症。从基原植物生物学特性、药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银柴胡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宁夏银柴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彭励  张琪  胡正海 《中草药》2006,37(12):1878-1881
目的探讨宁夏半野生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环境中甘草酸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一至四年生乌拉尔甘草中的甘草酸的量。结果在甘草的营养器官中,甘草酸主要分布于地下器官中,地上茎和叶中量甚低;且在一至四年生甘草的地下根和根状茎中甘草酸的量与其生长年限成正比;不同生长地区的甘草中甘草酸的量不同。结论甘草的根和根状茎是甘草酸的主要积累部位,其量随生长年限而增加;光照、降水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甘草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甘草苷在乌拉尔甘草中的分布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草苷是评价药用甘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甘草营养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中的甘草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1: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6nm,室温。结果:甘草苷在甘草营养器官中均有分布,其含量以主根为最高,其次为根状茎,而叶和地上茎中的含量较低;就3年生主根而言,甘草苷在根粗皮(周皮及周皮以外的死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均有分布,其中以木质部和根皮中含量较高,而在韧皮部中较低。在根和根状茎(1~4年生)中甘草苷的含量随生长发育时期呈动态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随生长年限延长其含量逐渐提高的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生长年限的主根中其含量随生长季节呈波动性的变化,开花前期含量最高,而花期含量最低,结果期、果熟期含量上升,枯萎期有所下降。结论:甘草苷主要积累于甘草地下器官中,其含量变化与本身生长年限有关,并受到地上器官发育阶段的影响。因此,在确定甘草药材采挖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发育时期对甘草苷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野生银柴胡的产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地理信息分析系统(TCMGIS)对野生银柴胡产地适宜性进行分析,为银柴胡科学种植及区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获得野生银柴胡分布记录有效标本197份,应用TCMGIS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结果:野生银柴胡生态相似度1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15个省(市、区)的463个县(市),适宜面积总计为786 437.37 km~2,其中适宜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内蒙古自治区,其次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野生银柴胡生态相似度95%~1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18个省(市、区)的961个县(市),适宜面积总计为1 901 687.76 km~2,其中适宜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其次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野生银柴胡生态相似度90%~95%的区域主要分布在19个省(市、区)的642个县(市),适宜面积总计为1 414 635.68 km~2,其中适宜种植面积最大的为西藏自治区,其次为青海省。结论:野生银柴胡适宜分布区与文献记录吻合,可作为银柴胡引种和科学区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柴胡种子形态结构与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励  吴晓玲  鲍瑞  韦红 《世界科学技术》2006,8(1):121-123,5
本文研究了银柴胡野生与栽培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筛选了种子萌发条件,比较了野生与栽培种子以及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年限、不同大小的种子的发芽率,为进一步制定银柴胡种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为生产优质种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