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Chevron截骨法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月2月收治的36例(36足)轻中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截骨组(微创组)和传统Chevron截骨组(传统组)。微创组16例(16足),男1例,女15例,年龄36~60(49.0±9.5)岁;按照Mann分型标准,轻度9例,中度7例;采用微创截骨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传统组20例(20足),男2例,女18例,年龄38~65(50.0±9.2)岁;按照Mann分型标准,轻度11例,中度9例;采用传统Chevron截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比较术前、术后6周和12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前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36例(36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30(21.00±5.77)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前和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VA、IMA、AOFAS前足评分和VA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微创组AOFAS前足评分、VAS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VA、IMA、AOFAS前足评分和VAS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与传统Chevron截骨相比,微创截骨创伤小、恢复更快;而远期随访两者疗效相似,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需注意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在相关手术入路中的损伤风险。方法 以“腓肠神经”“解剖”“手术入路”和“sural nerve”“anatomy”“surgical approache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9年7月间有关腓肠神经临床应用解剖的文献,检索到文献999篇,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计缺陷的文献,最终纳入34篇。总结腓肠神经应用解剖研究成果,重点阐述踝关节骨折的后外侧入路和跟骨骨折的L型入路、跗骨窦入路,以及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入路等4种手术入路与腓肠神经的解剖学关系。结果 研究显示,腓肠神经在解剖学上变异类型众多,其走行区域与踝关节骨折的后外侧入路、跟骨骨折的L型入路和跗骨窦入路、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入路4种手术入路的关系十分密切。结论术前正确掌握腓肠神经的解剖特点,对足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减少手术中腓肠神经损伤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跖跗关节损伤内侧柱坚强固定与弹性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42例闭合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Chiodo和Myerson提出的三柱理论分类: 内侧柱、中间柱合并损伤26例,三柱合并损伤16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内侧柱脱位和不稳定。根据内侧柱固定方式分为内侧柱坚强固定组(22例)和弹性固定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的相关指标,包括临床查体和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临床分析和统计学对比。结果 坚强固定组手术时间[(100.5±11.0)min]长于弹性固定组的[(92.8±10.3)min],术后外形情况坚强固定组优于弹性固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术后一年的AOFAS中足评分、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侧柱坚强固定和弹性固定术后早期功能无显著差异。内侧柱坚强固定可有效维持复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分期与择期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闭合性跖跗关节复合体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8例, 女8例;年龄32~52岁[(44.3±5.2)岁]。按照受伤至收治时间分组, 伤后8 h内收治的14例患者行分期手术治疗(分期组), Ⅰ期手术均为急诊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行复位和克氏针临时内固定术, 待肿胀消退后Ⅱ期行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后超过8 h收治的12例患者行择期手术(择期组), 待肿胀消退后, 择期行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 6, 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8.5±3.8)个月]。分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7.3±5.6)min、(14.3±2.2)d、(12.3±1.2)周, 短于择期组的(101.5±7.5)min、(20.3±5.2)d、...  相似文献   
7.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微创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分析比较各种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优缺点。各种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及发展。如何进一步降低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仍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