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从脑内铁代谢的角度研究铁在外伤后癫(PT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PTE大鼠模型脑组织内铁蛋白(Ft)和转铁蛋白(Tf)的动态含量。结果:早期Ft在整个脑组织内呈现为即刻反应性升高,15d后其含量在实验对侧脑组织内恢复至正常范围,而在实验侧脑组织内呈现继续升高的趋势;Tf含量只在实验侧脑组织内升高,且呈现随时间继续升高趋势。结论:PTE大鼠模型中的铁代谢过程十分复杂,相关蛋白尤其是Tf含量的增加提示铁可能是外伤后癫灶形成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脑损伤后皮层微血管损伤情况及其与伤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损伤组(n=18),其中损伤组分为伤后6h、24h、72h三亚组,每亚组6只。利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显微镜下观察直接损伤侧和非直接损伤侧皮层微血管损伤隋况,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评价血管密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大鼠皮层微血管损伤后6h可见血管支行迂曲、扩张、充血,伤后24h可见少量血栓形成,损伤后72h可见有较多血栓形成。损伤组CD34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O.05)。损伤组直接损伤侧皮层微血管损伤较非直接损伤组严重,而且伤后24h较伤后6、72h严重。结论颅脑损伤后脑微血管损伤为全脑性血管损伤,这可能是伤后脑水肿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丘脑底核(STN)、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腹中间核(Vim)刺激电极植入术,术前采用1.0 TMR和3.0 TMR T2加权靶点扫描,在直视下行靶点直接定位。手术前后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UPDRS)及Burke Fahn-Marsden运动障碍评分(BFM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前帕金森病患者UPDRS:药物"关"状态25-80分,平均55分;药物"开"状态19-53分,平均34分。术后在开机的情况下UPDRS:药物"关"状态17-24分,平均22分,改善率60.0%;药物"开"状态15-24分,平均19分,改善率44.0%。4例肌张力障碍患者BFMs平均改善率55.0%。41例患者术后症状迅速改善,肌张力降低,震颤及异动症消失。结论DBS能明显改善M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大鼠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形态结构及管壁细胞Cx40、Cx43的改变。方法成年SD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假手术组(9只)及损伤组(27只),损伤组又根据伤后时间分为伤后6 h、24 h、72 h三个亚组(每亚组9只)。利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通过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管壁细胞Cx40、Cx43表达水平改变。结果颅脑损伤后,大鼠损伤侧大脑中动脉随时间进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内弹力膜皱缩、平滑肌细胞水肿变形,进而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损伤对侧大脑中动脉也出现形态结构改变,但发生较晚,程度较轻。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大鼠损伤侧和对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壁细胞Cx40、Cx43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伤后24 h达高峰。结论颅脑损伤后不仅损伤区域大血管受损,远隔区域大血管亦可见损伤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超声血管化指数(VI)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60例作为甲状腺腺瘤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管化指数(VI)、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单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VI值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癌患者VI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VI值、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癌胚抗原(CEA)、半乳糖血凝素-3(Ga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甲状腺癌患者VI水平与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VI水平与血清TG、CEA、Gal-3、VEGF、Ang-2、IGF-II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VI值明显升高,其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通过对30例颞叶癫痫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实践经验总结,作者提出,颞叶癫痫可按致痫灶部位和痫性病变部位分为内侧型、外侧型和混合型三种,并据此临床分类分别进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选择性皮质痫灶切除术,前颞叶大部切除术。结果显示,本组病例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9%,不同手术方法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认为,寻找可能的结构性病变并采用分类手术的原则可能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颞叶包含有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三种反映神经系统不同发育进化水平的皮质,其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颞叶癫痫外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颞叶应用解剖和功能解剖方面的知识。颞叶内侧基底部海马结构是颞叶癫痫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颞叶局部解剖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外伤后癫痫(post traumatic epiIepsy,PTE)是脑外伤(traumatic bran injury)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外伤由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甚至打架斗殴所致,战时则主要由枪弹伤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液压脑损伤后早期脑微血管基底膜成分的改变及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64只,以侧位液压冲击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8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及颅脑损伤后3h、6h、12h、24h、48h、72h亚组(每亚组8只)。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微血管结构、Ⅳ型胶原及MMP-9表达。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外细胞间质水肿,基底膜节段性溶解、缺损,有红细胞漏出;脑微血管基底膜Ⅳ型胶原明显减少;MMP-9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液压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基底膜缺失是导致继发性脑水肿及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脑微血管壁和管外间质MMP-9高表达可能是引起微血管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ethology in the rat with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and approach its research value in the post traumatic epilepsy. Methods The change of ethology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rat in the three months after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Among the survival 31 rats, there were 11 rats that appeared epilepsy. Epileptic seizure manifestation principally appeared as facial spasm, nod motion, and next limbs convulsion and turnover upspring, et al. The highest epileptic incidence rate appeared in 2 months after lateral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There were obvious epileptic discharges on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epileptic rats and higher wave amplitude and quicker frequency on the lead of 1~5 on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some no epileptic rats. Conclusions Post traumatic epilepsy after lateral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in rat is similar with clinical post traumatic epilepsy. It has more research value than the other pest traumatic epileptic anima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