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6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771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55篇
综合类   1407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82篇
  5篇
中国医学   590篇
肿瘤学   3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miR-16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心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100例同期住院的普通感染新生儿(对照组)作为对照,评估2组患儿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清miR-16表达水平。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败血症组患儿分为心功能障碍组及无心功能障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16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生心功能障碍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6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生心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miR-16表达水平与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标志分子的相关性。结果败血症组患儿的血清miR-1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01)。心功能障碍组患儿的血清miR-16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QT离散度、Tie指数均显著高于无心功能障碍组患儿,而LVEF则显著低于无心功能障碍组患儿(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6表达水平是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生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采用血清miR-16表达水平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生心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46~0.956),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0.7%和85.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清miR-16表达水平与IL-6、CRP、cTnⅠ、LDH、CK-MB、H-FAB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439、0.341、0.325、0.842、0.683、0.705,P<0.001)。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miR-16升高与炎症反应有关,检测血清miR-16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生心功能障碍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开始承建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还组建了重大自然灾害先遣队和国际公共卫生队伍,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完成了多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自然灾害救灾防病和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梳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工作机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国际和国内卫生应急事件应对能力,开展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包括队伍建设基本情况、队伍管理与现场实践应对等。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 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受进行考察。结果 获取PWAS17,PWAS21和PWAS34 3株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初步鉴定PWAS17为水生产碱杆菌(Alcaligenes aquatilis)、PWAS21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WAS34为斯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huiensis)。其中Alcaligenes aquatilis和Pseudomonas sihuiensis少有报道。针对3株菌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COD,并且在去除氨氮过程中几乎无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的积累,均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通过对菌株脱氮条件优化,得出当pH为9.0,以0.8%柠檬酸钠为碳源,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量5%,温度30℃时最高氨氮去除率,PWAS17最高达92.1%,PWAS21最高达88.7%,PWAS34最高达92.1%。且基础氨氮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对3株菌的去除氨氮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系统性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及病例报道非常少见, 对于高原地区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溶栓治疗等认识较少, 缺乏临床经验。本文通过报道拉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溶栓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其人口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 总结临床现象, 提出科学问题, 为提升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提供基础数据, 为今后开展此方面的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导致持续性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870例持续性特发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听力学结果、耳鸣匹配实验、耳鸣残疾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 结果 (1)性别(P<0.001)、年龄(P=0.010)、耳鸣主调声频率(P=0.005)、听力损失(P=0.037)、焦虑程度(P<0.001)、睡眠状况(P<0.001)在THI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程(P=0.053)、侧别(P=0.437)、主调声响度(P=0.120)在THI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患者特发性耳鸣的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低频较高频更扰人;焦虑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而病程、侧别、耳鸣主调声响度不是影响患者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继发于严重肺部疾病或肺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以急性右心功能障碍、右心衰竭为主要特征。其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正压通气均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在危重患儿救治过程中,特别是呼吸支持过程中,应早期识别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考虑实施以右心功能监护和保护为核心的"肺保护"及"循环保护"。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研究将适配子固定在去细胞瓣支架表面加速瓣膜再内皮化的作用。方法 制备3组主动脉瓣膜支架: 去细胞瓣组、适配子固定的去细胞瓣组(适配子组)、戊二醛交联的去细胞瓣组(戊二醛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适配子与 内皮祖细胞的结合效率;荧光显微镜检测适配子在去细胞瓣表面的固定;通过混合培养粘附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在支架 上的粘附和增殖能力。结果 适配子与内皮祖细胞的结合实验显示适配子对内皮祖细胞具有特异性;荧光显微镜显示 适配子被固定于去细胞瓣支架上;细胞培养实验显示适配子组支架上粘附的内皮祖细胞数量高于其余两组支架并且增 殖较快。结论 适配子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在去细胞瓣支架上的特异性粘附和增殖,从而促进再内皮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收集关于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8项研究,其中病例对照研究28项,队列研究10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妊娠糖尿病(OR=2.96,P<0.001)、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OR=2.53,P<0.001)、子痫前期(OR=1.73,P=0.020),以及新生儿窒息史(OR=2.13,P<0.001)、低胎龄(OR=1.23,P=0.010)、败血症(OR=5.32,P<0.001)、动脉导管未闭(OR=1.57,P=0.001)、先天性心脏病(OR=3.78,P<0.001)、机械通气(OR=2.23,P=0.020)、抗生素应用史(OR=1.07,P<0.001)、使用血管加压药(OR=2.34,P=0.040)、禁食(OR=1.08,P<0.001)是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出生(OR=0.73,P=0.004)、使用肺表面活性剂(OR=0.43,P=0.008)、母乳喂养(OR=0.24,P=0.020)是早产儿发生NEC的保护因素。结论 母妊娠糖尿病、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子痫前期、低胎龄、禁食、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窒息史、机械通气史、抗生素应用史、血管加压药应用史可增加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而剖宫产出生、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母乳喂养可降低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8):908-9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川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转归特点,以期为缓解儿科医师缺乏提供对策。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四川省2017年2月–2020年9月完成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工作量、薪酬变化等资料,比较转岗成功与不成功的学员特点。  结果  208人完成转岗培训,其中178人(85.6%)完成了本次调查,120人(67.4%)来自非儿科专业。大部分(>90%)学员来自二级及以下等级医疗医院,遍布所有四川省辖市及自治州。本研究中近四年来四川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转岗成功率为85.0%(102/120),转岗成功率2017年为88.2%(15/17)、2018年为72.7%(16/22)、2019年为86.7%(39/45)、2020年为94.0%(32/34)。儿科医师转岗结业后转岗成功与否在性别、年龄、医院等级、转岗前专业、单位设立儿科、重视儿科程度、单位变动、薪酬变化及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变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岗成功学员较失败学员培训后工作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7,P=0.003),78.4%的学员认为转岗后工作量较转岗前增加。转岗成功与否和转岗后工作量变化之间存在较高强度相关〔|Phi(ψ)|=0.729〕。  结论  政府支持下的转岗培训制度为快速解决儿科医师不足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与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源上解决儿科医师工作量太大等问题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